有人嘲讽俄军拉胯,理由是一座红军城打那么久都没打下来。说这话的人估计是不知道,就

云海澄碧翠 2025-10-29 11:51:47

有人嘲讽俄军拉胯,理由是一座红军城打那么久都没打下来。说这话的人估计是不知道,就算号称蓝星第一的美国陆军,在面对城市巷战这样的战役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一条街一条巷去死磕。 最近总有人聊起俄军在红军城的作战,说打了这么久还没攻下来,觉得俄军表现不够好。但要是真了解城市巷战这回事,就知道这种说法有点太想当然了 —— 别说俄军,就算是常被称作 “蓝星第一” 的美国陆军,碰到这种在城市里打的仗,也没什么特别省事的办法。 大家平时看战争片,可能觉得有飞机大炮就能轻松拿下一座城,但实际打起来根本不是这样。城市里到处是高楼、街道、小巷,还有各种隐蔽的角落,进攻方根本没办法像在开阔地带那样展开兵力。 美国陆军之前在海外战场打城市巷战的时候,不管装备多先进,最后也只能靠着士兵一条街一条街去搜,一栋房子一栋房子去查,推进速度慢得很,还得时刻提防藏在暗处的抵抗力量,这种 “死磕” 的方式不是想选,是根本没别的选。 再看看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更能明白城市巷战的难度。以色列的军力比哈马斯强太多了,陆海空全方位打击加沙,炸弹、导弹一轮接一轮炸,但哈马斯就是没被彻底消灭。 后来大家才知道,加沙下面挖了密密麻麻的地下隧道,哈马斯的人能躲在隧道里避开轰炸,等以军地面部队进来,又能从隧道里突然冒出来偷袭,打了就跑。 到最后,以色列就算有绝对的军力优势,也只能坐下来和哈马斯谈判,没办法靠硬打彻底解决问题。 俄军在红军城面对的情况,比这些例子还要复杂些。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经营了好多年,早就把包括红军城在内的城市群改成了坚固的防御阵地。 城里不光有战壕,还埋了大量地雷,关键位置都修了地下掩体,这些掩体互相连通,乌军士兵能在里面自由移动,既躲得开俄军的炮火,又能随时出来反击。 俄军每往前推进一小步,都得先清理地雷,再逐个清除藏在建筑和掩体里的乌军,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背后有北约的支持。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给乌克兰提供了实时的情报,天上的卫星、空中的侦察机,几乎 24 小时盯着战场。 俄军这边不管是调动坦克部队,还是准备发射导弹,乌军很快就能知道消息。这样一来,乌军要么提前转移,要么在俄军可能经过的地方设下埋伏,俄军想靠突然袭击取得进展,难度特别大。 而且在通信方面,西方给了乌军不少技术支持。就算前线某个通信点被俄军打掉,整体的通信网络也不会瘫痪,前线部队随时能联系到后方,调用炮火支援或者空中掩护。 这种稳定的通信能力,让乌军在战场上反应更快,也更容易保存有生力量。相比之下,俄军在情报获取和战场通信上,反而没那么灵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军还能保持对乌军的压制,靠的其实是自身的体量优势。 空军的战机不断对乌军阵地进行打击,远程导弹精准摧毁关键目标,地面上大量的坦克和装甲部队稳步推进,一点点压缩乌军的活动空间。 虽然攻打卡尔可夫这样的城市花了不少时间,但从整体战场态势来看,俄军依然掌握着主动权。 其实不管是哪支军队,打城市巷战都得面对 “慢” 和 “难” 的问题。毕竟在城市里,先进装备的优势很难完全发挥,更多时候还得靠士兵一步一步去推进,这种仗本来就没办法速战速决。 评判一支军队的表现,不能只看攻一座城用了多久,还得结合战场环境、对手实力、后勤保障这些多方面因素来考虑,这样才能得出更客观的结论。

0 阅读:20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