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俄专家抱怨中国在俄乌保持中立,不仅暗示普京或许会和美国结盟

烟雨评社 2025-10-29 11:34:18

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俄专家抱怨中国在俄乌保持中立,不仅暗示普京或许会和美国结盟,还表示不能只依靠中国,那么现在看来俄罗斯是真委屈,还是打不赢急眼了?俄罗斯跟乌克兰这事儿打到现在,三年多了,还没个头。中国从头到尾都说自己中立,不站队,不卖武器给谁,也不跟着西方搞制裁。 部分俄罗斯学者公开表达对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立场的不满,甚至暗示普京可能转向与美国结盟。 这种言论在国际舆论场掀起不小波澜,仿佛中俄关系出现了严重裂痕。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俄罗斯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西方对俄的制裁一轮接一轮,从能源、科技到金融,几乎方方面面都被限制,2024 年俄罗斯 GDP 虽然没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大幅下滑,但增速也只有 1.2%,工业生产因为缺少关键零部件,不少工厂都得减产。 军事上更不用说,前线拼了三年,人员和装备的消耗都很大,虽然还能维持优势,但想快速结束冲突也不容易。这种时候,俄罗斯肯定希望能有更 “给力” 的支持,看到中国一直保持中立,不直接提供军事援助,有些专家心里难免有落差,抱怨几句也能理解。 可要说 “委屈”,其实有点站不住脚,因为中国的中立从来不是 “不帮忙”。中俄在经贸、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在深化,2024 年两国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天然气占比还在增加,帮俄罗斯绕开了不少西方制裁带来的能源出口难题。 俄罗斯需要的汽车、家电、电子产品,中国也在正常供应,甚至还帮俄罗斯建了不少基础设施,比如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延伸工程,这些都实实在在帮俄罗斯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中国的中立是 “不拱火”,不是 “不合作”,毕竟真要是给俄罗斯送武器,只会让冲突升级,最后受伤的还是两国老百姓。 再说说俄专家暗示 “普京可能和美国结盟” 这事儿,其实更像个不太现实的猜测。美国对俄罗斯的敌意从来没减过,就算偶尔在某些议题上有合作空间,比如反恐、核不扩散,也不可能真的 “结盟”。 西方一直把俄罗斯当成 “战略对手”,就算俄乌冲突结束,制裁也未必会马上取消,美国怎么可能突然和俄罗斯站到一起? 而且普京自己也清楚,和美国结盟等于 “与虎谋皮”,美国向来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真要是合作,俄罗斯大概率会吃亏。之前特朗普政府时期,美俄关系稍微缓和了一点,结果美国转头就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援助,这种前车之鉴摆在那儿,普京不可能不掂量。 俄专家说 “不能只依靠中国”,本质上是俄罗斯想减少对外依赖,这其实是个务实的想法。任何国家都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俄罗斯之前在能源出口上太依赖欧洲,结果西方一制裁就陷入被动,现在肯定想多找几条出路,比如加强和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和中国疏远,中俄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不是 “单方面依赖”,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工业品,这种互补性很强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没必要因为 “不想依赖” 就否定。 现在看俄罗斯的处境,与其说 “急眼了”,不如说 “压力大了想找更多支持”。冲突打了三年,国内民众对战争的耐心在减少,经济也面临长期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确实需要更多外部支持来缓解压力。 但中国的中立立场是从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角度出发,也是为了避免冲突扩大化,这种立场其实更有利于冲突的最终解决。要是真像某些人希望的那样,中国选边站,只会让局势更复杂,最后谁也捞不到好处。 说到底,俄专家的抱怨更多是情绪上的表达,不是对中俄关系的真实判断。中俄合作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是 “谁依靠谁”,中国的中立立场也不会因为几句抱怨就改变。 俄乌冲突的解决最终还得靠谈判,靠双方坐下来谈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而不是靠外部势力 “选边站” 或者 “送武器”。俄罗斯要是真觉得压力大,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和平谈判上,这比抱怨或者猜测 “结盟” 要实际得多。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俄两国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方面的共同利益可能进一步凸显,但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仍需基于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原则稳步推进。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