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国民党军长刘伯龙突遭埋伏枪杀。其妻向副军长张涛哭诉,称家中数十斤黄金被士兵哄抢。张涛闻之,即刻派人追查。终将黄金尽数追回,送还刘妻手中。 时间回到1949年初。蒋介石看长江以北守不住了,把希望都放在西南。贵州是西南交通要冲,必须保住。 为了控制贵州,蒋介石派了自己的“心腹门生”刘伯龙过来,让他当第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是黄埔三期的,在国民党军队里总说自己是“蒋校长的人”,性格早就很高傲。但蒋介石就看重他这点“忠诚”,觉得他能镇住贵州的局面。 可蒋介石没料到,这任命让贵州的权力乱了套。当时贵州的省主席是谷正伦。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贵州经营了十几年,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早把贵州当成自己的地盘。 刘伯龙一到任,根本不把谷正伦放在眼里。他仗着有蒋介石撑腰,处处跟谷正伦对着干。两人的矛盾很快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谷正伦当时想稳住贵州防务,打算跟桂系的白崇禧合作。毕竟桂系在西南还有不少兵力,联手或许能多撑一阵。 刘伯龙知道后,当场就发火了。他在公开场合指着谷正伦的鼻子骂,说谷正伦“胳膊肘往外拐,背叛蒋校长”。转头他就给蒋介石发密电,添油加醋说谷正伦“通桂反蒋”,想把谷正伦搞垮。 这还不算完。后来,当时的国民党行政院院长阎锡山亲自批准了一批贵州地方军官的任命。名单送到省府,刘伯龙直接拦了下来。他大笔一挥改了大半,把自己的亲信塞了进去。 谷正伦去找他理论。刘伯龙直接拍桌子说,“贵州的军队我说了算,你一个省主席管不着!” 更让谷正伦记恨的是,当时省府办了个干部训练团,培养地方行政人才。结果训练团里几个跟谷正伦走得近的人突然失踪了。后来有人偷偷告诉谷正伦,这事八成是刘伯龙干的,目的就是断他的“左膀右臂”。 两人的矛盾一步步激化。到了1949年11月,解放军大举挺进贵州,局势彻底乱了。 谷正伦知道贵阳守不住。撤离前,他特意找了贵州当地有声望的老绅士卢焘,请卢焘暂时维持贵阳的秩序,别让老百姓遭罪。 卢焘是个厚道人,答应了下来。可他没想到,自己会因此丢了性命。 就在卢焘忙着维持秩序的时候,刘伯龙带着部队路过贵阳。不知道是觉得卢焘“挡了路”,还是想在撤离前耍威风,刘伯龙派人把卢焘骗到自己的驻地,二话不说就把人杀了。 消息传到谷正伦耳朵里,他彻底怒了。卢焘是他请来的人,刘伯龙这么做,不仅打他的脸,还把他最后一点颜面踩在地上。那一刻,谷正伦只有一个念头,必须除掉刘伯龙。 要杀刘伯龙不容易。刘伯龙手里有兵力,身边还有警卫连。谷正伦想了想,决定从刘伯龙的部下下手。 当时第八十九军里,师长张涛和项荣早就对刘伯龙不满。刘伯龙平时对他们颐指气使,还经常克扣军饷,两人心里积了一肚子火。 谷正伦暗中找到两人,承诺只要除掉刘伯龙,就提拔他们当军长、副军长,还会补齐之前克扣的军饷。张涛和项荣当场就答应了。跟着刘伯龙没前途,不如赌一把。 计划很快定了下来。11月17日,谷正伦让自己的参谋长给刘伯龙发了封电报。电报说,谷正伦要撤离了,想在晴隆县府跟刘伯龙交接省主席的职务,让刘伯龙过来一趟。 按说谷正伦撤离贵阳时,完全能在贵阳交接,可他偏要选在晴隆。刘伯龙的亲信一看地点就慌了,赶紧劝他别去。亲信说,“晴隆”谐音“擒龙”,这地方本就不吉利。何况你跟谷正伦水火不容,他突然邀你去外地交接,肯定没安好心。 可刘伯龙根本听不进去。他满脑子都是“省主席”的职位,觉得自己要掌权了,完全没把亲信的劝阻当回事。第二天,他还是带着警卫连往晴隆赶。 到了晴隆县府,参谋长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交接布告”给刘伯龙看。刘伯龙看着布告,越看越得意,警惕心一下子没了。 这时候,早就埋伏好的保安团团长李成举,走了过来。他假装着急地对刘伯龙说,“军长,您的警卫连在外面闹事,您快去看看吧,别出乱子。” 刘伯龙信以为真,跟着李成举往外走。刚走到县府后院的小巷里,李成举突然摘下了自己的军帽。这是早就约定好的信号。 信号一发出,埋伏好的士兵立刻开火。密集的子弹打向刘伯龙。刘伯龙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血泊里。这位嚣张了一辈子的军长,终究没躲过“擒龙”的结局,死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 刘伯龙一死,他在晴隆的住所立刻乱了套。士兵们听说军长死了,纷纷冲进他家里抢东西。最后,大家从他的箱子里搜出了几百两黄金。没人想到,刘伯龙在贵州才待了几个月,就搜刮了这么多钱财。 他的妻子吓得哭哭啼啼,跑到张涛那里告状。张涛当时已经接管了部分兵力。为了稳住局面,他赶紧派人把黄金追了回来,还给了刘伯龙的妻子,暂时平息了混乱。 没过多久,张涛正式接任第八十九军军长,并于1949年12月7日,率部在贵州普安起义,迎来了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