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认杨贵妃做干妈,唐玄宗很奇怪地问道:“你为什么每次入宫先探望杨贵妃,后再来

趣史小研究 2025-10-28 17:32:52

安禄山认杨贵妃做干妈,唐玄宗很奇怪地问道:“你为什么每次入宫先探望杨贵妃,后再来见朕呢?“没想到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习俗是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 安禄山,可不是什么“铁憨憨”。他最早叫轧荦山,是个在营州混的“偷羊贼”。有次失手被抓,幽州都督张守珪要办他,眼看就要乱棍打死。 生死关头,这哥们儿的“表演天赋”觉醒了。他没求饶,反而大喊:“大夫您难道不想灭掉两个蕃族吗?干嘛要打死我!” 张守珪一愣,嘿,这胖子有意思。不但没杀他,还收他当了“捉生将”。安禄山也真豁得出去,为了上位,拼命减肥。史书记载他“腹垂过膝”,胖到啥程度?估计得四五百斤。他硬是“节食”,减到了三百多斤。 你注意,他不是为了健康,他是为了“态度”。他要让领导看到,我为了你,能下狠心。这种人,天生就是搞关系的料。 靠着这股狠劲和精通六种语言的本事,他搭上了线,见到了唐玄宗。 见面了,怎么抱大腿?安禄山选择了“喜剧人”赛道。 当时杨贵妃圣宠正浓,而且有胡人血统,喜欢跳舞。安禄山一个三百多斤的巨汉,决定投其所好,去学“胡旋舞”。 那画面,一个大肉球,在地上“急转如风”。这哪是跳舞,这是杂技啊! 但效果出奇的好。 杨贵妃看得花枝乱颤,唐玄宗这个资深音乐发烧友,甚至亲自为他击鼓伴奏。这一下,关系拉满了。 安禄山趁热打铁,扑通一跪:“臣请为贵妃儿!” 一个比杨贵妃大16岁的“干儿子”就这么诞生了。 唐玄宗为什么会同意这场闹剧?因为他需要。 晚年的唐玄宗,不是那个英明神武的李三郎了。他敏感、多疑,尤其忌惮自己的亲儿子——太子李亨。他生怕太子势力太大,自己重蹈覆辙。 同时,朝堂上还有个权相李林甫。李林甫为了保住权位,搞“重用寒士和外族人”的方针。他的逻辑是:这些“蕃将”没啥文化根基,在朝中没人脉,好控制,绝对威胁不到我宰相的地位。 安禄山,就是李林甫和唐玄宗共同“选中”的完美工具人。 李林甫觉得他可控,唐玄宗觉得他忠心,正好用来平衡太子党。 安禄山太懂他们的心思了。他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忠诚、憨傻、没文化”的纯粹军人。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唐玄宗问他为什么“先妈后爹”,他回答“胡人习俗”。 唐玄宗要的根本不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要的就是这个“憨”劲儿! 他一听,心里乐开了花:看看,多淳朴的“胡儿”,脑子里只有爹妈,没有政治,太安全了! 这场表演的巅峰,是史上有名的“洗三”闹剧。 安禄山生日,杨贵妃玩嗨了,搞了个仪式。她命人用锦绣做了个巨大的襁褓,把三百多斤的安禄山扒光了放澡盆里“洗澡”。 洗完了,再用大襁褓把他裹起来,让宫女用轿子抬着,杨贵妃自己则在旁边拍着“禄儿、禄儿”地哄。 《资治通鉴》都看不下去了,记载说:“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唐玄宗在干嘛?他非但不生气,还“自往观之喜”, 跑过去围观,看得哈哈大笑,还重赏了杨贵妃“洗儿金银钱”。 荒唐吗?太荒唐了。可在这荒唐背后,是赤裸裸的政治交换。 安禄山每喊一声“干妈”,每多演一场“巨婴”戏,唐玄宗就多赏他一份军权。 最终,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d度使, 手里攥着全大唐最精锐的近二十万兵马,占了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唐玄宗以为自己养了条忠犬,能看家护院,还能制衡太子。 他忘了,安禄山在当“偷羊贼”时,就懂得怎么在绝境中反杀。他怕过一个人,就是李林甫。史书记载,他每次见李林甫,“虽盛冬亦汗洽”,大冬天都吓得满身大汗。 可后来,李林甫死了。 安禄山一抬头,发现天上再也没有管束自己的人了。那个“干爹”唐玄宗,已经老糊涂了;那个“干妈”,只是个深宫妇人。 演员,决定不演了。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悍然起兵。 他那个“憨厚老实”的“胡人习俗”呢?全没了。 他那个视他为“忠犬”的干爹,仓皇逃离长安,在马嵬坡被逼赐死了他那个“干妈”杨贵妃。 回过头再看那句“臣是胡人,先把母亲放前头”。这哪是什么“胡俗”,这分明是安禄山递给唐玄宗的一剂“定制****迷魂药”。 唐玄宗不是被安禄山骗了,他是心甘情愿地服下了这剂药,因为这能麻醉他对皇权不稳的恐惧。他不是输在“蠢”,他是输在“自负”,输在晚年企图用“情感”和“恩宠”去驾驭一头他自己亲手喂饱的猛虎。 可笑的是,他到死可能都想不明白,那个三百多斤、管他叫爹的“大孝子”,怎么就翻脸了呢?

0 阅读:56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