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美国特意做了一个轰动全球的实验,把4男4女关在一起两年,再次打开房门,里边的情况直接让无数科学家傻眼了。 在亚利桑那州茫茫沙漠里,一座巨型玻璃穹顶下,四个男人四个女人关上门,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整整两年。他们要靠里面的一切活下去,空气、食物全自产自足。这本是为太空殖民铺路的大胆尝试,可门一开,科学家们瞪大眼睛:里面的人瘦成皮包骨,生态链条乱套,氧气几乎耗尽。这场实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让人类的自大梦碎成这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一些科学家脑洞大开,想模拟地球生态圈,看看人类能不能在封闭空间里自给自足。为什么?因为他们惦记着太空殖民,总觉得有一天得去火星安家落户。要是地球上头都搞不定,星球上更别提了。于是,从1987年动工,在亚利桑那州奥拉克尔小镇附近建起这座Biosphere 2,占地一万八千平方米,高达三十米,投资两亿多美元。里面分七大区:热带雨林区种香蕉和咖啡,海洋区养鱼虾,沼泽区长红树,草原区播玉米,沙漠区模拟沙丘,还有农业区和住人区。总共塞进三千八百多种动植物,鱼鸟昆虫一应俱全,水循环、空气更新全靠内部运转,不许外来干扰。 1991年9月26日这天,八位志愿者走进去。四男四女,背景各异:有植物学家管作物,有海洋专家管水生,有医生管健康,有工程师管设备。年龄从二十多到六十岁,他们之前训了好几个月,学生态知识和应急技能。门一关,外面媒体蜂拥而上,全球目光聚焦。起初,一切顺风顺水。作物长出绿芽,鸡鸭下蛋,氧气稳在二十一点,食物够吃。志愿者们分工明确,记录数据,调整系统,看起来像在过小日子。 可好景不长,头半年后,麻烦就来了。最要命的是氧气。1992年春天,浓度从二十一点掉到十八点,再滑到十四点五以下,相当于海拔四千米的高原。里面的人开始喘不上气,心跳加速,头晕脑胀。查来查去,罪魁祸首是混凝土墙吸了二氧化碳,土壤里细菌分解有机物又放出更多二氧化碳。光合作用跟不上,氧耗得飞快。他们试着改通风管,调整土壤,可收效不大。外部科学家挠头,这问题谁也没料到。 紧接着,食物跟不上趟。作物产量本该两吨,结果光照弱、授粉少,只剩一半。蜜蜂死光了,花不结果,玉米香蕉黄了半拉子。鸡蛋从每天几十枚掉到个位数,饲料短缺,只能宰鸡鸭。晚饭从蔬菜沙拉变稀粥野菜,八个人平均瘦二十公斤,营养不良成常态。里面储备的应急粮偷偷动用,本来藏着不让外人知,结果还是得破罐破摔。 人这东西,饿肚子缺氧,脾气就上来了。团队本是铁板一块,渐渐裂成两派。一派死守原计划,说改不得;另一派想灵活调整,增产救急。争执从资源分配开始,水怎么分、谁优先用设备,吵到面红耳赤。封闭两年,空间小,摩擦大,基本交流都费劲。外部监控看到数据乱套,科学家们急得团团转。这不光是生态问题,还戳破了人类在极限下的心理防线。 两年到期,1993年9月26日,气密门终于开了。八个人走出来,衣服松松垮垮,脸色蜡黄,步子虚浮。氧气得外部补,生态链断了好几环,动物死了一堆,蟑螂倒泛滥。科学家傻眼了,这花大钱建的“地球2号”怎么成这样?实验没实现自足,但数据堆成山:气体怎么循环,作物在封闭里咋适应,团队压力下行为模式。这些玩意儿后来帮了大忙,用在气候模型上,预测地球变暖;也给国际太空站设计提了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