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抢劫安世,欧洲没有任何国家觉得不对,也没有觉得这么做是不对,也没有任何国家去

掘密探索 2025-10-28 14:48:25

荷兰抢劫安世,欧洲没有任何国家觉得不对,也没有觉得这么做是不对,也没有任何国家去谴责,他们只是在讨论安世对汽车的影响,这一幕把所谓的欧洲文明扒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底下藏着的强盗底色。   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荷兰飞利浦公司于1953年设立的半导体部门。历经多年发展,在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斥资337亿全资收购,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在中国手里,安世从全球功率器件行业第11名一路窜到第3名,每年卖出上千亿颗芯片,成了宝马、大众、博世这些欧洲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七年间,中方砸了巨资搞技术升级,把东莞工厂弄成了全球最大的车规级芯片生产基地,70%的产能都供应欧洲市场。   结果2025年9月,荷兰政府突然翻脸,搬出冷战时期的《货物供应法》,说安世“治理有缺陷”,直接冻结了全球30家子公司的资产,罢免了中方CEO,还把股权托管给了第三方。   这操作,跟美国6月威胁荷兰“不换中国籍CEO就列入实体清单”如出一辙,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嘴上硬说“没受美国压力”,结果10月17日就急着找中国商务部部长求和,态度从“强硬管控”秒变“希望对话”,这打脸速度比芯片断供还快。 荷兰这么干,按理说欧洲其他国家该跳出来骂两句吧?结果呢?全欧洲跟没听见似的,一个个忙着算安世断供对自家产业的冲击。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心急如焚。若10天内问题无法解决,欧洲汽车产能将大幅缩减,严重时甚至会全面停产,届时产业发展恐遭受重创。   宝马慕尼黑工厂因为MCU芯片断供直接停摆,奔驰启动应急预案,博世的自动驾驶项目也黄了,德国100万名汽车工人、400万个关联岗位,全被荷兰的政治冲动架在火上烤,这可是占德国GDP 9%、价值3700亿欧元的产业啊!   更搞笑的是,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10月21日跟中国商务部部长会谈时,彻底没了往日的嚣张,扬言愿意帮荷兰沟通,找个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低声下气地求中方“放宽稀土出口审批”。   这哪是谈判啊?分明是求饶!看着德国车企哀嚎、稀土供应告急,欧盟才反应过来:跟着美国搞遏制,砸的是自己的饭碗,蠢的是自己的决策层。   面对荷兰的强盗行径,中国可没惯着它,10月4日,商务部直接发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工厂向海外供货,欧洲汽车业首当其冲。 东莞工厂“上四休三”,欧洲订单堆成山却没货可发,转移产能到马来西亚、菲律宾?那点量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安世中国区更狠,直接宣布独立运营,压根不理荷兰的指令,把荷兰推到了两难境地:继续强硬,可能连公司都保不住;退让,又得面对美国的压力。   中国的反击,不仅精准掐住了欧洲的命门,更让欧洲明白了“抢劫”中国资产的代价。   德国媒体《明镜周刊》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刊文骂荷兰,低估了中国的反应,低估了中资企业的韧性,低估了中国反制的决心。   这事儿让我彻底看明白了,欧洲那套“文明灯塔”的假面具,在利益面前根本撑不住。   荷兰抢中国芯片厂,不是偶然,是欧洲长期依赖强盗逻辑的必然结果,从希腊罗马那会儿就开始抢,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抢,近代殖民掠夺抢,欧洲的“文明”从来都是建立在抢劫之上的。   现在中国崛起了,欧洲那套强盗逻辑行不通了,他们还以为能像几百年前那样,靠抢劫维持优越生活,却忘了,时代变了,中国的反击,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是为了告诉世界:强盗逻辑在今天行不通,只会自食恶果。   欧洲该醒醒了,别再活在百年前的梦里,中国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有实力、有底气的世界大国。   跟风抢劫中国资产,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脚,只有放下强盗逻辑,回归平等合作,才能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走得更远,否则,等待欧洲的,只能是更深的衰落和更惨的教训。

0 阅读:492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