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块的手机,凭啥能拍清药盒上的小字?” 昨晚,实验室的师妹把红米K70

明天会吏好 2025-10-28 09:55:33

“3000块的手机,凭啥能拍清药盒上的小字?” 昨晚,实验室的师妹把红米K70 Pro和真我GT5 Pro并排摆桌上,用两支手机同时对准一瓶维生素D的说明书。 结果,K70 Pro的200万微距直接糊成油画,GT5 Pro的3X长焦微距把“每日用量”四个字连笔锋都扣了出来。 她当场把K70的订单退了,说:“跑分再高,也救不了我导师的近视眼。” 这不是孤例。 DXOMARK刚更新的榜单里,GT5 Pro的长焦微距解析力已经摸到Mate 60 Pro的屁股,而Mate 60 Pro卖6000。 OV64B这颗原本蹲守在5000元旗舰的传感器,被真我一把拽到3000元战场,成本只多了不到8美元,却换来自营店评论区里1.2万条“微距真香”——高频程度仅次于“骁龙8 Gen3”。 Counterpoint的数据更直白:去年Q4,3000-4000元档用户换机时,影像诉求第一次压过“电池更大”排进前三。 大家不是不爱拍照,是早就受够了“扫码级”微距。 拍实验报告、拍娃的手工作业、拍奶奶的药盒,这些天天发生的场景,比跑分更贴近体温。 所以,当别家还在卷“144Hz+1.5K+120W”三件套,真我干脆把预算砸在一颗能放大世界的长焦上。 参数表不性感,却治好了用户的“近视焦虑”。 手机圈最残酷的真相是:硬件同质化到连供应链都嫌无聊,谁先抓住一次“小痛点”,谁就能提前上岸。 下次再有人嘲笑“中端机也配谈影像”,把药盒往他面前一推—— 能拍清0.3毫米小字的机器,才是真正的“参数正义”。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珠海大叔

珠海大叔

1
2025-10-28 16:39

每个手机都有优缺点,合自己的才行,有的人可能手机用坏了也没有用过微距[笑着哭]

明天会吏好

明天会吏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