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社论:里根vs.特朗普:关于关税的分歧 里根是自由贸易拥护者,

时年六月 2025-10-28 02:13:19

《华尔街日报》社论:里根 vs. 特朗普:关于关税的分歧 里根是自由贸易拥护者,不论现任总统怎么说。 MAGA 阵营喜欢把罗纳德·里根视为与当今无关的历史人物,但显然他对特朗普总统仍有巨大的影响力。否则,如何解释特朗普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引用里根谈自由贸易的电视广告后大发脾气? 安大略政府购买广告时段,播放里根在1987年的讲话片段,警告保护主义的危险。对此,特朗普周四深夜在社交媒体上大发雷霆,声称安大略“欺诈性地使用了一则‘假广告’,其中出现了罗纳德·里根对关税的负面言论。” 特朗普表示,这则广告的目的是干预最高法院的案件审理,这个案件涉及他声称有权“随时、以任何理由、对任何国家征收任何程度的关税”的合法性问题。于是他立即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 安大略随后表示会撤下广告,但当广告仍在周末的全北美关注的体育赛事期间播出时,特朗普进一步升级,对加拿大商品再加征10%的关税,这是在原有关税基础之上追加的。 最高法院不太可能被广告影响,而只会依据法律裁决。但特朗普的“加拿大暴怒”恰恰说明,为何最高法院应当限制总统在关税上的权力。总统因为一则电视广告就随意加征10%的税,而这些关税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这种行为像极了“国王”,而宪法要求关税权力应来自国会授权,而非总统个人。 令人玩味的是,特朗普竟然如此在意一位离任近37年的总统出现在电视广告中。特朗普先生,您不是常说“时代变了”吗?也许特朗普担心自己会输掉关税案,也许他自己也知道关税政策并不受欢迎。 特朗普关于里根演讲的说法是错误的。他在社交媒体上宣称“罗纳德·里根热爱关税,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经济”的说法同样错误。里根是一位坚定的自由贸易者。 1987年的那次讲话,是他为自己在日本半导体进口问题上作出的有限关税例外做解释。 我们非常记得那次讲话,其真正目的,是为了阻止国会内部日益高涨的保护主义浪潮。当时,美国国内对日本经济崛起的恐惧达到顶点,那时畅销书的书名是《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现在看来十分荒谬。 国会中的民主党人,由即将参加总统竞选的迪克·盖普哈特(Dick Gephardt)领头,威胁要出台新的关税。里根当时想提醒全国人民保护主义在历史上造成了多大伤害,尤其是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如何加剧了大萧条。 而且里根的半导体关税事实证明是个错误。当时游说政府征税的英特尔公司(Intel)很快通过推出386与486芯片超越了日本的记忆体芯片。美国政府试图推行的“半导体产业政策”,围绕Sematech联盟展开,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正如赛普拉斯半导体(Cypress Semiconductor)前CEO T.J. Rodgers 在本报撰文中指出的那样。顺便问一句,那本《日本第一》的预言,后来怎么样了? 令人遗憾的是,连里根基金会都为了安抚特朗普而发表声明,称广告“断章取义”。但只要完整阅读那次演讲,就会发现里根明确支持自由贸易,只有在政治权衡或国家安全情况下才作极少数例外。事实上,里根早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之前就已经支持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完全不同的两个人。这与特朗普的做法截然相反。特朗普希望把关税作为一种常规政策工具,而不是例外。里根明白关税就是税收,特朗普则假装它是由外国人支付的。 里根清楚保护主义壁垒会滋生惰性与创新停滞,而特朗普却认为自己是在“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实际上却通过提高成本伤害了美国制造商。看看那些依赖铝和钢的美国企业就知道了。 特朗普算是幸运的,他的关税措施尚未引发大规模报复,否则全球贸易战早已爆发。但关税仍在提高消费者与企业成本,并削弱了原本应因减税与放松监管而高涨的市场信心。 特朗普可以随意夸耀他的关税,但他不该歪曲里根的自由贸易信念。

0 阅读:8

猜你喜欢

时年六月

时年六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