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推算圆周率的人
世界上最早算出精密圆周率的科学家是南北朝时的祖冲之。祖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生平著作很多,内容也是多方面的。
圆周率π的计算,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数学水平。中国古代也和世界上任何文化开发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样,人们最早使用的园周率是3,这一误差很大的数值一直沿用到汉代。入汉以后,对圆周率的改进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注意,都作了一些工作。最为重要的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他用“割圆术”计算出的圆周率为3.14。
关于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工作,其史料仅见于《隋书·律历志》,其中记载到,祖冲之给出了园周率的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π=355/113,小数点后6位准确;约率:π=22/7,小数点后2位准确。可见,他精确计算出了圆周率π的真值(小数点后第7位)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而在欧洲,1100多年后才算得355/113这一数值被称为“安东尼兹率”。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在1912年提出,为纪念祖冲之的贡献,应称π=355/113为“祖率”。
科学科普 |生活百科| 冷知识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