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快讯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列夫的一句“已不再需要欧洲市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揭示了全球地缘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裂变。这背后,是一场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战略大转移,其速度和规模远超许多人想象。 看看最新数据就知道这场转型多惊人。2024年上半年俄罗斯对印原油供应激增140%,对华管道天然气出口量突破22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加速推进,北极LNG项目破冰船日夜不停。这些不是图纸规划,是已经投产的实绩。 欧洲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俄乌冲突前欧盟每年进口155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现在这个数字只剩零头。北溪管道静静躺在海底,欧洲工厂却要为能源多付三倍价钱。这种自损八百的制裁真正伤到谁显而易见。 东方市场正在全盘接收欧洲留下的空白。印度炼油厂开足马力加工俄油,中国工厂用着廉价的俄气制造商品。更绝的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突然成了能源中转站,这种曲线救国的贸易路线让西方制裁形同虚设。 俄罗斯国库的数字说明一切。2023年能源收入不降反升,达到8.8万亿卢布。人民币在双边贸易占比飙升至34%,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交易量暴涨40倍。这些数字在两年前根本不可想象。 欧洲的替代方案正在露出破绽。美国LNG船还在大西洋慢悠悠航行,中东油气要绕道好望角。当德国企业为每度电多付0.5欧元时,亚洲竞争对手正享受着俄方给出的地板价。这哪是制裁别人分明是制裁自己。 全球能源地图正在重新绘制。新的管道往东延伸,新的航线向南开辟。金砖国家内部能源结算体系悄然成型,去美元化从口号变成现实。当西方还在讨论下一轮制裁时,东方市场早已完成资源重组。 这场博弈最讽刺的是什么?欧洲清洁能源计划被迫推迟,煤炭发电比例不降反升。而俄罗斯靠着东方伙伴的预付款,正在北极圈里建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液化天然气站。到底谁被孤立已经不言自明。 能源版图的巨变才刚刚开始。随着中俄蒙天然气管道落成,随着印度持续扫货俄油,新的能源轴心正在欧亚大陆形成。这不是短期调整而是世纪转折,未来三十年全球格局在此刻已经埋下伏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10xxx99
小编,有时间去对比一下油气环比价格,别信口雌黄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