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终于意识到了,但是可能已经晚了!近日,美媒纽约时报发表观点称,如果两国都按照

茂盛楼兰 2025-10-27 15:28:53

美媒终于意识到了,但是可能已经晚了!近日,美媒纽约时报发表观点称,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最终完全主导高端制造业,从汽车,芯片,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和商用飞机。人工智能霸主之争将不再是在中美之间展开,而是在深圳和杭州等高科技城市之间展开。 这话听着有点夸张,但细琢磨琢磨,还真不是完全没道理,就说汽车领域,以前大家买车总觉得进口车、合资车才有面子,现在街上跑的新能源车,快一半都是中国造的。 2025年前八个月,全球卖了1333万辆新能源车,而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同期中国新能源车的全球份额其实已经达到67.6%,光插电混动车型的占比更是飙到75.7%的超高水平,相当于全球每四台插混车就有三台是“中国产”。 而且,以前咱们的新能源车多在国内打转,现在自主新能源乘用车的海外销量份额已经从去年的14.7%涨到了18.8%,连欧洲街头都开始常见中国车企的logo,这不仅是有面子,更是挣回了里子。 当然,中国造的强势可不止停在四个轮子上,被卡脖子多年的芯片领域,今年秋天直接拿出了王炸,清华大学的“玉衡”芯片把光谱分辨率做到0.8亚埃米,是欧美产品的12倍,北京大学的模拟计算芯片让AI训练能效比提升百倍,复旦大学的“长缨”闪存芯片更是绕开EUV光刻机实现了量产。 要知道,十年前咱们买欧美芯片还得看脸色,现在全球芯片专利申请量里中国占了38%,连续五年第一,在AI芯片这些新赛道上更是直接摸到了规则制定权的边,这进度条怕是让不少西方企业慌了神。 还有医院里的“中国造”也在悄悄逆袭,以前核磁共振成像仪这类高端医疗设备基本被外资垄断,现在联影、东软这些本土企业已经站稳了脚跟,2024年国产设备的市占率就达到55%,比五年前翻了近一倍,更关键的是超导磁体、梯度线圈这些核心部件不再依赖进口,连3.0T高场强设备都能自主生产,照这速度,再过几年全球医院采购设备时,怕是得优先看“中国制造”的标签了。 天上的生意也没落下,C919商用飞机今年交付进度虽然微调至25架,但截至10月已经交了18架,订单早突破1500架,马来西亚亚航一出手就是100架的意向订单,长江-1000A发动机完成极端环境试飞后,未来国产率能从60%提至80%,上海临港新生产线投产后年产量更是能翻三倍,波音和空客垄断多年的市场,总算被中国造撕开了道口子。 至于美媒说的AI霸主之争成了“深圳杭州德比”,这话也是没夸张,深圳有华为海思适配最新芯片,杭州有阿里的AI大模型落地,再加上全国高端装备制造业35%的全球占比,出口额都超过德国成了全球第二,这不就是“内部卷完再卷全球”的节奏?全球新能源车的增量里中国占了71%,高端装备专利里中国占超30%,这些数据堆在一起,哪是“可能主导”,分明是已经在多个赛道领跑了。 所以,我说美媒“意识到晚了”,其实一点不冤,他们盯着短期的技术封锁时,没看见中国在产学研上的持续投入;纠结于个别领域的差距时,没发现中国已经在新能源、AI、医疗设备等多个赛道形成了协同优势现在全球高端制造市场规模突破4.5万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5%,从汽车到芯片再到飞机,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系统性崛起。 说到底,这种趋势不是偶然,是无数科研人员“坐冷板凳”熬出来的,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然结果,当中国能自己造芯片、造飞机、造高端医疗设备,还能把成本控制得更合理时,市场选择自然会用脚投票,从现在起高端制造的赛场规则,会跟着“中国速度”改写。

0 阅读:27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