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被狠狠打击一下”德国经济部长凯瑟琳娜·赖歇对中国方面阻止安世半导体发货

修竹崽史册 2025-10-27 11:53:33

“中国需要被狠狠打击一下”德国经济部长凯瑟琳娜·赖歇对中国方面阻止安世半导体发货表达不满,柏林方面已经对北京方面阻止安世半导体发货提出了外交抗议。   安世半导体事件的来龙去脉,起因于荷兰政府在美国压力下,对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采取“接管”措施,冻结了其海外资产与关键业务。   这一操作,不仅打击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更直接影响了芯片产品的正常出货流程。   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依赖中国安世工厂出货的欧洲车企,奔驰、大众、宝马,这些德系汽车品牌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供应链危机——芯片库存告急,部分工厂陷入停产。   数据显示,德国95%的稀土原料依赖中国供应,而高性能芯片和核心材料的产业链同样紧密绑定中国企业。   当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特定半导体成品和组件实施出口管制,并明确表达“不豁免,不谈判”,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顿时风声鹤唳,大众集团甚至已暂停了沃尔夫斯堡等核心工厂的部分生产,茨维考也缩短了工时。   德国经济部长赖歇的表态可谓强硬,公开批评中国这一举动,表示中国“需要被狠狠打击一下”。   后疫情时代的德国本就面临经济复苏乏力的压力,如果再加上半导体断供,震荡程度可想而知。   欧洲其实早就感受到了科技与供应链“去风险”的必要压力,但这场芯片危机似乎让习惯了高效供应的欧洲工业首次切身感受到“关键领域不能完全被单一国家卡脖子”。   欧盟多次强调要加强关键原材料和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甚至提出通过新法案加强对外投资与高端技术出口的审批,但现实中,这些举措在具体落地时总是“缩水”,难以一蹴而就。   安世事件的发酵,并不是单边行动那么简单,背后是中美科技脱钩的持续升级,是欧洲对于所谓“经济安全”的复杂考量。   关键供应链一旦被中断,对德国产业造成的冲击立竿见影,欧洲议会甚至呼吁要启动对华“反制措施”机制,不过各成员国分歧严重,德国、法国呼吁强硬立场,东欧国家则倾向于谨慎观望。   现实中欧洲在芯片、稀土等领域对中国的深度依赖,导致所谓“核选项”很难真的落地,更多还是一种谈判筹码。   中国方面的态度也异常鲜明,商务部长王文涛在与欧盟官员通话时,用“不豁免,不谈判”定调出口管理,这种表态意味着,中国对外部压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应对准备。   对于欧美试图以强制、威胁或政策工具威慑中国的做法,中国并未妥协,而是选择以实际行动保护自身企业和国家利益。   德国高层喊话准备与中国“反制”,甚至央行行长称如果必要“欧盟必须坚强、有果断决定”,其实本质是一种焦虑的体现。   欧洲深知,一旦产业链失衡,短期内根本无法找寻可替代的供应源,哪怕欧盟出台一揽子经安保障计划,真正能够在关键领域摆脱对华依赖,绝非一年半载所能完成。   欧洲能否真正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信息来源:东方财富网《突发!德国总理放出狠话:断供安世芯片是不可接受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