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用一句话炸翻新加坡论坛, 描述中美地位,全场鸦雀无声,无人敢质疑! 连平日里能言善辩的新加坡“精英”都集体哑火。 他叫席瑞德,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直言不讳地宣称:“除了中美,全世界其他都是小国,我不喜欢讨论小国”。 这番近乎“冒犯”的断言,没等来反驳,反而全场鸦雀无声。却也让我们瞬间想起了中国那位“硬核辩手”高志凯。 席瑞德敢这么说,不是单纯的傲慢,而是戳中了当前国际格局的痛点。数据摆在这里:2025年美国名义GDP约30万亿美元,中国约19万亿美元,而排在后面的德国、印度、日本都在4万亿美元左右,连欧盟加起来才勉强追平中国。 乌克兰危机要停火,得中美协调;全球供应链要稳,离不了中国工厂和美国市场;连气候问题,少了中美任何一家都玩不转。那些所谓的“中等强国”,要么靠中美贸易吃饭,要么在两国博弈间找平衡,根本没能力单独扛事。 这种实力差距下,中美成了唯一具备“全能型大国”资质的选手,在科技、军事、工业等领域的比拼,早已拉开了与其他国家的距离,这正是他口中“没兴趣讨论小国”的底气。 但比起言论本身,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的“锋芒”,和咱们的高志凯教授简直如出一辙。 高志凯在国际舞台上从不是软柿子:美国前外交官拿南海问题找茬,他直接回怼“冷战后美国打了多少仗?中国一场没打,谁好战一目了然”;美国防长渲染“台海毁灭性后果”,他更犀利戳破:“别想把台湾当代理人,统一是大势,你会活着看到的”。两人都不惯着虚头巴脑的套路,一针见血的风格,难怪有人说席瑞德是“美国版高志凯”。 两人的锋芒里藏着本质区别:席瑞德的“狂”是霸权视角的傲慢,默认小国只能依附大国;高志凯的“锐”是守理护权的坚定,面对偏见从不退让。美国教授靠“实力碾压”让小国沉默,而高志凯靠“逻辑铁拳”让霸权语塞。 席瑞德的话戳中了格局,说的是现状;而高志凯的硬气,赢的是尊严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