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这事得从头说起,本来美国和中国在贸易、科技上就掐得厉害,从2018年那场贸易战打响,美国就开始到处找盟友围堵中国。澳大利亚夹在中间,经济上靠中国吃饭,安全上又离不开美国这把伞,日子过得纠结。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彻底摊牌了,居然公开要求澳大利亚表态,一旦台海冲突是否出兵。对于美方逼迫站队,澳当局回应斩钉截铁的回绝。 要弄明白这事的来龙去脉,得先回到 2018 年那场改变不少国家对华策略的贸易战。当时美国突然对中国价值 340 亿美元的商品加征 25% 关税,拉开了两国在贸易、科技领域博弈的大幕。 从那之后,美国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拉盟友,想通过 “印太战略”“四方安全对话” 等机制围堵中国,而澳大利亚因为地理位置关键、又长期跟美国保持军事同盟关系,成了美国重点拉拢的对象。 可澳大利亚的处境却格外尴尬,经济上它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2024 年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 38%,其中铁矿石、煤炭、葡萄酒这些大宗商品,中国是最大买家。 但安全上,它又一直把美国当成 “保护伞”,每年要花不少钱购买美国武器,还经常参与美军主导的联合军演,这种 “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 的双重依赖,让它在中美之间很难彻底站队。 美国这次之所以急着让澳大利亚表决心,其实是有自己的算盘。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优势逐渐被削弱,根据美国国防部 2025 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国海军的舰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东风系列导弹的射程也能覆盖美军在亚太的主要军事基地。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盟友帮自己分担压力,要是台海真的爆发冲突,美国希望澳大利亚能派出海军舰艇参与封锁、提供后勤补给,甚至出动空军战机配合行动。 之前美国就曾在 “护身军刀” 联合军演中,特意增加了 “台海冲突模拟科目”,还让澳大利亚军队担任关键角色,其实就是在变相测试澳大利亚的配合度。 面对美国的要求,澳大利亚当局的回应虽然看似坚决,却也留了不少余地。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接受《澳大利亚人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澳大利亚不会预先承诺在任何特定冲突中采取军事行动,我们的外交政策始终基于国家利益和国际法,而非盲目追随任何国家。” 这话听着挺硬气,既没直接答应美国,也没彻底拒绝,算是给双方都留了面子。但熟悉澳大利亚政治的人都知道,这话背后还有一层意思 —— 澳大利亚不敢真的得罪美国,也不想因为出兵台海而彻底激怒中国,毕竟一旦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比如减少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进口、增加关税,澳大利亚的经济会受到巨大打击。2020 年中国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加征反倾销税后,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额暴跌 90%,不少酒庄直接倒闭,这个教训让澳大利亚至今记忆犹新。 其实澳大利亚内部对是否出兵台海的分歧也很大。澳大利亚国防军前司令安格斯・休斯顿就公开反对出兵,他认为 “台海冲突一旦爆发,很可能升级为大国之间的全面冲突,澳大利亚要是卷入其中,会面临灭顶之灾”。 而澳大利亚自由党前领袖达顿却主张 “应该坚定支持美国,只有跟着美国才能遏制中国”。这种分歧不仅存在于政界,民间的态度也很不一样。 根据澳大利亚罗伊研究所 2025 年 6 月的民调,58% 的澳大利亚民众反对 “在台海冲突中出兵帮助美国”,45% 的民众担心 “过度追随美国会损害中澳经济关系”,可见大部分澳大利亚人还是更看重经济利益,不想因为地缘政治博弈而牺牲自己的生活。 美国对澳大利亚的回应显然不太满意,最近已经开始用 “好处” 诱惑澳大利亚。美国商务部表示,要是澳大利亚能在台海问题上 “明确支持美国”,美国会考虑降低澳大利亚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关税,还会加快向澳大利亚交付核潜艇。 根据 2021 年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协议,美国原本要到 2030 年才向澳大利亚交付核潜艇,现在承诺可以提前到 2027 年。但澳大利亚也没马上松口,阿尔巴尼斯政府表示 “会认真评估美国的提议,但最终决策还是要基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 现在中美在台海的博弈还在继续,美国还会不断向澳大利亚施压,而澳大利亚也会继续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这种平衡术虽然能暂时缓解压力,但随着中美博弈的加剧,澳大利亚早晚要面对更艰难的选择。 毕竟在大国之间,想要两头讨好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就可能 “两边不讨好”,既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经济伙伴,又得不到美国真正的保护。 信源: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