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敢在亚洲与中国开战,但是日本绝对有胆子和决心,这与日本实力大小无关,与中国

颜冬白云 2025-10-26 11:14:14

美国不敢在亚洲与中国开战,但是日本绝对有胆子和决心,这与日本实力大小无关,与中国实力大小无关,在这种形势下,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温铁军教授,在公开分享里说的话就很有道理,他不赞成一股脑推进城镇化,更反对逼着农民都往城里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聊起亚洲局势,不少人都在说美国的战略犹豫,却鲜少有人留意温铁军教授戳破的一个关键问题:比起远方的博弈,咱们身边的 “城镇化执念” 可能藏着更大的风险。那些逼着农民往城里挤的激进做法,在如今的形势下简直是在拆自己的台。   总有人把城市化当成现代化的唯一标准答案,甚至喊出 “消灭农村才能救农民” 的论调。可这些人算过一笔账吗?城市每接一个农民,就要砸 20 万基建投资,2 亿多农民工就是 40 万亿的窟窿,更别说粮食、能源这些根本问题了。为了卖房子,有些地方把学校都搬进城,逼着农民买学区房,这哪里是城镇化,分明是把乡村的根都挖了。   温铁军教授反复强调的 “乡村是安全压舱石”,在现在看来简直是未卜先知。上世纪苏联撤资时,是农村吸纳了百万知青;西方技术引进造成赤字时,还是乡村接住了失业潮。2020 年近 3000 万农民工返乡,要是没有乡村托底,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局势复杂,谁能保证哪天不会有新的危机?把农民都逼进城里,等于拆了自家的安全缓冲带。   更要命的是,激进城镇化早就埋下了粮食隐患。我们只有 12% 的平原土地,这些年被城市扩张占了多少?2015 年前后,咱们的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就到了 30%,从粮食盈余国变成了净逆差国。要是哪天外部供应出问题,14 亿人的饭碗谁来端?农民留在土地上,不是守旧,是守着国家的生命线。   温铁军提的 “离土不离乡” 模式,其实早被历史验证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让农民 “进厂不进城”,既赚了钱又保住了农田。现在搞新型城镇化,本来该让产业留在县域,让农民分享收益,结果却被房地产资本带偏了方向。资本只想着把收益装进口袋,把风险甩给乡村,这种玩法根本经不起风浪。   那些鼓吹 “消灭农村” 的人,根本没看懂中国的国情。西方的城市化是资本聚集的游戏,可我们是 14 亿人的大国,资源根本撑不起那种模式。温铁军创造的 “townization” 概念,就是要分清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区别 —— 前者是城乡融合,后者是单向掠夺。现在局势紧绷,更该明白:乡村不是发展的包袱,是抗风险的本钱。   说到底,不让农民被迫进城,不是反对发展,是守住底线。就像野外遇蛇不能乱打蛇头,治国也得找准要害。乡村就是我们的 “七寸” 所在,守住它,既能稳住粮食安全,又能备足应对危机的底气。温铁军的话之所以在现在听来振聋发聩,因为这不是三农问题,是关乎每个人的安全问题。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颜冬白云

颜冬白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