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3岁男童噎死后续:父亲称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件事情。 3岁男童玩耍时口渴,喝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2025-10-25 20:43:02

台州3岁男童噎死后续:父亲称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件事情。 3岁男童玩耍时口渴,喝了家长买的珍珠奶茶后继续蹦床,半分钟后,剧烈运动使珍珠奶茶反涌,男童呼吸困难脸色苍白,但他还是挣扎着向妈妈走去。 事发当天,妈妈眼睁睁看着孩子脸色从红润变得惨白,伸出的小手还没碰到自己就瘫软在地,她疯了一样冲过去拍孩子的后背、抠喉咙,可滑溜溜的珍珠死死堵在气道里,怎么也弄不出来。旁边蹦床馆的工作人员赶紧帮忙打120,可从孩子出现异常到救护车赶到,只用了15分钟,这条小小的生命还是没能留住。医生后来解释,儿童气道狭窄,珍珠这类圆形、有弹性的食物一旦吸入,几分钟内就可能窒息,错过黄金救援时间再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 孩子的父亲这些天整个人像被抽走了魂魄,对着空荡荡的儿童房发呆,里面还摆着孩子没玩够的积木和刚买的新玩具。他在接受采访时声音沙哑,反复说“好好的孩子,出门玩一趟就没了”,这份悲痛背后,是他对事件责任的追问。他不是想讹谁,只是想弄明白,为什么市面上给孩子喝的珍珠奶茶,没有任何关于“食用后不宜剧烈运动”的警示?为什么蹦床馆明知有幼儿在场,却没提醒家长注意饮食后的活动禁忌? 这起悲剧不是个例。近三年来,全国已发生十余起儿童因食用珍珠、芋圆等粘性圆形食材噎食的案例,最小的受害者才1岁多。很多家长买珍珠奶茶时,只想着孩子喜欢喝,却没意识到珍珠的潜在风险——直径约1厘米的珍珠,刚好能堵住儿童的气道,且表面光滑,常规的拍背催吐很难将其排出。更让人揪心的是,大部分奶茶店的菜单上,没有任何针对儿童的食用提示,甚至有些店员会主动推荐加珍珠,称“孩子都爱喝”。 蹦床馆的责任同样无法回避。根据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相关规定,面向未成年人的游乐场所,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确告知。可事发的蹦床馆,入口处只有“禁止追逐打闹”的标语,没有任何关于饮食后运动的警示,工作人员也未对正在喝奶茶的孩子和家长进行提醒。有网友发现,该蹦床馆之前就曾被投诉“安全管理松散”,但一直没有整改,这次悲剧的发生,其实早有隐患。 父亲坚持走法律途径,核心诉求是希望通过案件推动相关方重视儿童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安全。他的律师表示,后续可能会起诉奶茶店和蹦床馆,要求其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奶茶店未履行安全警示义务,蹦床馆未尽到安全保障责任,两者的疏忽共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但也有人提出疑问,家长作为监护人,是否也该为孩子食用危险食材后进行剧烈运动承担责任? 这个疑问戳中了很多家长的痛点。谁也不想让悲剧发生,可现实中,很多家长对儿童噎食风险的认知严重不足。不少人不知道,3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圆形、粘性强的食物,也不清楚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正确操作。事发时,男童的妈妈虽然第一时间施救,却因方法不当没能取出珍珠,如果她掌握了正确的急救技巧,或许就能改变结局。 悲剧已经发生,再追究谁对谁错,也换不回孩子的生命。但这起事件该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奶茶店不能只追求口感和销量,对儿童食用风险视而不见;游乐场所必须把安全警示做到位,不能心存侥幸;家长更要绷紧安全这根弦,主动学习儿童安全知识,避开潜在风险。 为什么儿童食品的安全标准不能更严格?为什么公共场所的安全警示总是遗漏关键信息?这些问题不解决,类似的悲剧可能还会发生。父亲的法律维权,不仅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交代,更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对儿童安全的重视。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7

用户10xxx97

2
2025-10-26 02:32

有病去治

用户75xxx24

用户75xxx24

2025-10-26 04:51

这不是常识吗!想讹钱还找这么多借口!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