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民意,再谈两岸!”国民党实力派要员侯友宜,今天正式给新主席郑丽文划下红线,他要求新路线必须以“自由民主”下的“主流民意”为准绳,这等于公开宣告,他所代表的本土势力,不会为“九二共识”的深化背书。 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大概没想到,她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没点着,第一盆冷水就由自家人迎头浇下。 她就任才三天,新北市长侯友宜就在基层座谈会上直接开了腔,一句“先谈民意,再谈两岸”,瞬间将郑丽文高调推动的“九二共识”路线顶了回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意见不合,它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国民党内部早已存在的深刻裂痕。如今在国民党内部,“九二共识” 早已不再是能凝聚所有人的统一符号。 对郑丽文和马英九这样的深蓝派来说,这是党的“命根子”,是两岸和平的压舱石,也是确认“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尤其对于顶着民进党出身背景、又仅以50.15%微弱优势上位的郑丽文来说,高举这面大旗,既能安抚深蓝基本盘,又能化解外界对她的质疑。 然而,对于侯友宜这类地方实力派而言,这套话语仿若来自上个时代的催眠曲,陈旧而缺乏吸引力,难以在当下引发共鸣与认同。 他的权力不是来自党中央的理论,而是来自新北市连续两次超过六成的选票。在他和他的支持者——那些北部的商贩和选民看来,现在还抱着“九二共识”不放,就是个会吓跑中间选民的“政治负担”。大家更关心的是经济好不好,日子怎么过。 这场公开的摊牌,本质上是国民党内部的一场灵魂拷问:未来,党的权力到底来自坚守两岸论述,还是来自赢得台湾选票? 这场风波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整个台湾政坛都在静静地看戏。党内的大佬们,反应耐人寻味。王金平保持中立,似乎谁也不想得罪;赵少康干脆沉默,足见局势的敏感;卢秀燕也只是简单感谢,巧妙回避了公开站队。大佬们的观望,让郑丽文的领导权威显得有些孤立,也加剧了外界对国民党分裂的印象。 党外的对手们可没闲着。民进党发言人吴峥马上抓住机会,把这事引向“大陆渗透”的话题,巴不得把国民党的内斗放大成一场安全危机。 而民众党的黄国昌则送上祝贺,姿态巧妙,实则是在试探国民党的裂痕有多深,准备着随时接收那些失望的蓝营选民。 当下,郑丽文陷入两难之境,仿若困于风箱中的老鼠,左右受限、进退维谷,全然没了施展拳脚的空间,只能在这窘迫境地中苦苦挣扎。 她如果强硬推行“九二共识”,侯友宜这些地方诸侯们不配合,2028年重返执政就是一句空话;可如果她对本土派妥协,深蓝基本盘会炸锅,来自对岸的信任也会瞬间清零,她上任时的承诺就成了一场笑话。 这道难题,或许已经超越了“要”或“不要”九二共识的简单选择。真正的出路,可能是要重新定义什么叫“民意”,把这个冰冷的政治符号,变回普通人能感受到的东西。 就像马英九时代,大家能体会到“大三通”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只有当两岸和平的框架能和民众的福祉与安全直接挂钩,国民党才可能找到那条可以走下去的路。否则,这场内斗,很可能成为压垮这艘百年老船的又一根稻草。 信息来源:海峡导报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蓝营县市长齐喊:团结一致赢下2026、2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