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 10月25日消息,美国通用汽车24日宣布裁员200多

铁血坚定 2025-10-25 11:57:26

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 10月25日消息,美国通用汽车24日宣布裁员200多人,基本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理由是“业务状况”;前一天里维安刚裁了600多人,占员工总数4.5%。 “业务状况”这四个字听着挺官方,其实说白了就是企业想“节流”,可这刀偏偏砍向了工程师,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要知道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可不是普通岗位,不管是画汽车零件图纸,还是优化生产流程,都得靠他们,怎么看都是车企的技术骨干。更讽刺的是,通用第三季度还天天晒业绩,说自己一天能赚2.5亿美元,盈利明明亮眼得很,转头就对工程师下手,这哪是“业务状况”不行,分明是把裁员当成了快速降本的捷径。 里维安的处境看着不一样,其实套路也差不多。这家被叫做“特斯拉杀手”的电动车公司还在亏损里打转,加上联邦电动车的税收补贴快到期了,交付量又没达到预期,资金链绷得紧紧的。600多人说裁就裁,占了总员工的4.5%,说白了就是靠砍人手填窟窿,可这种“断臂求生”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它现在就靠几款高端车撑着,便宜点的大众车型得等到2026年才造得出来,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裁员,不过是缓口气罢了。 这两家车企的操作可不是个例,整个美国汽车圈早就弥漫着寒意。福特9月就说了,要在德国工厂裁1000人,连整车生产的工人都没放过,理由是欧洲人买电动车的热情没那么高了。德国的博世更狠,计划到2030年底砍掉1.3万个岗位,采埃孚也跟着裁了7600人。全球汽车业这轮裁员潮里,车企简直成了重灾区,到处都在传“过冬”的说法。 最让人费解的是裁员的“选择性”。通用裁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可现在汽车业都在往电动化、智能化转,按说技术人才该更吃香才对。后来才看明白,这根本是行业转型闹的“结构性矛盾”——传统燃油车的技术岗位在缩水,可电池研发、智能驾驶这些新岗位又缺人,老工程师的技能跟不上新需求,车企不想花钱培训,就干脆裁员腾位置。武汉那边的数据就很典型,内燃机研发岗位少了25%,但电池工程师的需求翻了两倍,很多老员工看不懂新图纸,只能被淘汰。 还有些企业把裁员甩锅给人工智能,说用AI能提高效率,用不上那么多人了。可真要细问,AI现在也就帮着处理点基础图纸、统计点数据,根本替代不了资深工程师的经验判断。有业内人士戳破了真相,说AI就是个借口,企业无非是想趁行业调整期压低人力成本,把压力转嫁给员工。 最无辜的还是被裁的员工。通用自己都承认,裁员和个人表现没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工程师没犯任何错,就因为公司要“调整战略”“削减成本”,突然就丢了工作。他们里不少人在车企干了十几年,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都指着工资,突然失业连缓冲的时间都没有。有被裁的工程师在网上吐槽,说自己前一天还在熬夜改设计图,第二天就收到了解雇通知,连句解释都没有。 说到底,裁员只是车企“甩包袱”的权宜之计,解决不了电动化转型慢、产品没竞争力这些真问题。通用要是真能把燃油车的利润好好投到电动车研发上,里维安要是早点规划好平价车型,也不至于靠砍人手过日子。行业调整期确实要控制成本,但把普通员工当成“牺牲品”,实在算不上有担当的做法。 各位读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0

猜你喜欢

铁血坚定

铁血坚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