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欧盟委员会突然宣布了 2025年10月20日,欧盟成员国达成共

铁血坚定 2025-10-22 08:56:45

快报!快报! 欧盟委员会突然宣布了 2025年10月20日,欧盟成员国达成共识,决定到2027年底就不买俄罗斯的天然气了,从2026年1月起,谁都不能再签新合同,老合同也得在2026年6月前到期,最长能撑到2028年1月就得停,这次投票没要求每个国家都同意,法律上用的是贸易政策,这样就能绕开一票否决的麻烦 这波操作明眼人一看就懂,就是故意绕开内部的反对声音硬推政策。毕竟之前好几次对俄能源相关的提案,都因为个别国家反对卡了壳,这次换个“贸易政策”的说法,又降低投票门槛,说白了就是为了先把“断气”的架子搭起来。 但架子好搭,日子难过。现在俄罗斯天然气还占着欧盟进口量的13%,一年给俄罗斯送过去的钱就超过150亿欧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更关键的是,这部分气早已经织进了不少国家的能源网里。匈牙利就是最头大的,他们国内六成家庭取暖都靠俄气,真要断了,重建管网至少得十年,现在突然给个两三年的期限,难怪外交部长直接喊“能源安全要被彻底破坏”,还说要告到法院去。 欧盟自己倒是说要靠能源转型补缺口,可现实根本没那么乐观。建个海上风电场得四年,升级电网又要三年,光伏板八成还得从亚洲买,本地产能根本跟不上。短期内最实际的办法就是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可这东西一点不便宜。运输距离比俄气远七千公里,到岸价硬生生比俄管道气贵四成,等于欧洲人每用一度电,都在给美国的能源公司多交钱。为了接这些气,欧洲港口还得花钱改造接收站,波兰一个新码头就砸了45亿欧元,最后这笔账还不是摊到老百姓和企业头上。 企业早就受不了了。德国家庭年均燃气费比战前涨了一半,飙到3200欧元,工厂更是苦不堪言。巴斯克地区有家玻璃厂,用气成本占了营收的28%,直接就关窑停产了。法国的铝业巨头干脆把生产线搬到了加拿大,八百个工作岗位说没就没,化工订单也都流到了中东——那边的油气可比欧洲便宜多了。欧洲工业用电价已经连续23个月比中美同行高,这么折腾下去,工厂只会跑得更多。 更讽刺的是,之前喊了两年制裁,俄气其实换个马甲还在往欧洲卖。印度港口把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换个新罐子,转头就卖给欧洲,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欧盟统计时还能标成“非俄来源”,老百姓看不懂这些门道,只知道账单越来越贵。而且俄罗斯也早有准备,输往中国的管道每年多送百亿方气,结算还用人民币,就算少了欧洲市场,能源收入也没掉多少,2023年还能有1.5万亿人民币,只比战前少8%。 欧盟这步棋看似硬气,实则把自己架在了两难的位置。为了推进所谓的“能源独立”,把地缘政治放在了经济民生前面,却没好好算过成本账。内部矛盾也藏不住了,匈牙利公开反对,斯洛伐克、奥地利私下还在续签合同,这种“表面共识”根本经不住现实考验。更要命的是,摆脱了对俄依赖,又跳进了对美依赖的坑,以后在外交上想硬气都难,毕竟能源命脉捏在别人手里。 嘴上喊着“能源独立”,实际却是把一个依赖换成另一个依赖,还得让本国民众和企业买单。这种只讲政治立场、不顾经济现实的政策,到底是真的为了“安全”,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妥协,恐怕只有欧盟自己清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欧盟 欧盟委员会 欧盟政策 欧盟法令 欧盟能源新政 欧洲欧盟 欧盟能源困境

0 阅读:0
铁血坚定

铁血坚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