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十年难产,中日韩集体卡在哪儿? 吹了十几年的全固态电池,到现在还没一辆

未来媒体学习 2025-10-25 09:38:00

固态电池十年难产,中日韩集体卡在哪儿? 吹了十几年的全固态电池,到现在还没一辆车能真正用上。中日韩投入近百亿研发,结果集体遭遇技术滑铁卢。 这电池到底难在哪儿?简单说就是把锂电池里的液态电解液换成固态的。听起来简单,却带来了两大噩梦级难题。 一是固态电解质和电极像两块积木硬碰硬接触,离子通行阻力大,还容易产生“锂枝晶”刺穿电池。二是固态电解质材料本身不完美——聚合物导电差,氧化物也不理想,硫化物又娇贵怕水怕空气。 中日韩选择了不同突围路线:日本死磕硫化物,韩国双线并行,中国最务实——三线布局的同时,先推半固态电池上车验证。这种“多条腿走路”的策略,正是中国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体现。 相比之下,日韩实验室技术强,但缺乏大规模投产验证环节。而中国已经搭建起从材料到制造的完整生态,这正是打持久战最需要的底气。 这场电池终极之战,注定是场马拉松。你觉得谁会最先冲过终点?欢迎评论区聊聊! 科技 新能源 固态电池突破有多难

0 阅读:95
未来媒体学习

未来媒体学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