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刚把碳化硅外延炉和DUV光刻机加进对华禁单,格力就转身把30台进口设备订单,

纸上点将 2025-10-24 19:47:19

荷兰刚把碳化硅外延炉和DUV光刻机加进对华禁单,格力就转身把30台进口设备订单,换成了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的国产货,交付还提前了四个月。 2025年9月,荷兰政府宣布调整出口管制政策,将碳化硅外延炉和深紫外DUV光刻机列入对华限制清单。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延续了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半导体领域的协调动作。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其外延炉用于晶体生长过程,直接支撑电动汽车和5G设备的功率模块生产。DUV光刻机虽不如极紫外EUV先进,却在成熟制程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许多家电和汽车部件的生产线都依赖其高精度图案转移能力。荷兰此举扩展了原有法规,本是为管理民生用品设计的条款,现被用于高科技设备审批,旨在响应外部压力,维护全球供应链中的特定地位。 这项政策迅速影响中国企业采购计划。多家芯片厂面临设备中断风险,库存缓冲期有限。格力电器作为家电龙头,早年已布局半导体领域,其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专注功率器件封装,供应空调和冰箱核心部件。原计划采购的30台进口设备,总价值超过20亿元,本是为扩产项目准备。禁运消息一出,供应链评估显示进口路径不确定性增加,交货周期可能延长数月,甚至面临维护服务中断。格力高层迅速启动内部审查,评估现有产能和替代选项。这次转向并非仓促决定,而是基于多年技术积累的战略调整。 订单变更发生在禁令公布后一周内。格力取消全部进口合同,转而与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签署新协议,总金额达21.8亿元,涵盖刻蚀机、氧化炉和外延炉等完整套件。北方华创作为本土设备领军企业,其碳化硅刻蚀工具已通过10万片晶圆年产能验证,蚀刻速度和精度接近国际水准。中电科48所在封装和生长设备领域积累深厚,长沙基地供应稳定可靠。供应商承诺利用国内物流网络优化运输,避免海运波动。新合同强调交付期压缩,原计划需等半年,现提前四个月完成,确保生产线连续运转。 国产设备的可靠性能是转向成功的关键。进口工具虽技术成熟,但受地缘因素影响,售后响应缓慢,零件更换周期长达半年。相比之下,北方华创北京工厂和中电科48所长沙基地地理位置便利,问题排查只需几天。成本方面,国产套件单价低约30%至40%,格力此举不仅规避风险,还释放资金用于进一步研发。测试数据显示,国产外延炉晶体均匀度达98%,DUV光刻机曝光精度无偏差,与进口相当。格力SiC芯片已规模应用于家用空调,性能稳定,用户端无明显差异。 这一事件凸显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快速进步。过去,企业常视进口为唯一选择,担心国产可靠性不足。可近年来,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形成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等产业集群。北方华创2025年上半年利润增长显著,中电科48所技术迭代加速。格力从2017年起投入数百亿元造芯,与三安光电合作验证工艺路径,早有备选方案。禁运反而推动企业检验本土工具,打破“进口不可替代”的旧观念。多家芯片厂跟进增加国产比例,自给率升至50%以上。 国际视角下,荷兰禁运也暴露自身局限。ASML公司对华DUV出口本占营收重要份额,2024年仍售出多台设备。新规实施后,其财报显示销售下滑,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部件短缺,减产风险上升。安世半导体被接管事件进一步搅乱供应链,该公司芯片供应全球汽车业,现冻结资产影响持久。荷兰引用国内法规扩展管制,表面维护安全,实则破坏全球分工。相比,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90%,EDA软件突破在即,反制潜力明显。技术封锁难阻创新脚步,反而加速本土生态闭环。 格力转向的深层意义在于战略韧性构建。家电企业涉足半导体,本为降低核心部件依赖,现成示范效应。华为海思和中芯国际类似路径,通过自主研发支撑产业。2025年政策引导下,企业形成上下游协作,封装测试技术达国际领先,长电科技等龙头地位稳固。虽与日月光等仍有差距,但先进封装差距缩小。格力订单带动供应商产能扩张,北方华创新增生产线,中电科48所优化封装手册。整体看,这次事件标志本土设备从“替补”变“主力”,为产业链安全注入信心。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