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 10月24日,俄乌双方再度隔空发布战报,围绕能源设施展开新一轮“对轰”。俄罗斯国防部23日称击落3枚制导炸弹及近300架乌军无人机。 与此同时,乌克兰方面也主动公布战果,乌方表示击中了别尔哥罗德州的一处弹药库,造成连环爆炸。(消息来源:央视新闻) 这场看似你来我往的“能源对轰”,背后藏着两条被炸得千疮百孔的供应链。梁赞炼油厂的浓烟还没散尽,前线战机的油箱已经告急。俄罗斯西部军区近四成航空燃油靠这座工厂输送,如今部分产能彻底瘫痪,飞行员盯着仪表盘的眼神都得发慌。 别尔哥罗德的弹药库爆炸更像一记闷棍。瓦卢伊基这个交通枢纽一断,哈尔科夫前线的俄军士兵突然发现,炮弹补给比冬天的暖气还难等。坦克趴在阵地里干瞪眼,隔壁乌军却趁机往前推了五公里。 无人机战争早就换了打法。俄军甩出近300架“天竺葵-2”,每架成本不过一部手机钱,乌军却得用价比豪宅的防空导弹去拦。账本摊开一看,拦截方反而赔得更多,这生意做得让人牙酸。 但俄罗斯的麻烦才刚开始。边境州40%炼油能力报废,加油站前汽车排成长龙,95号汽油价格直接翻跟头。最要命的是那些精密炼油设备被西方卡着脖子,坏了的机器像等着器官移植的病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产能一点点流干。 乌克兰人早学乖了。能源设施挨炸不过三小时,抢修队已经带着零件冲到现场。这些年他们练就了“战场速修”的绝活,输油管炸了接暗线,变电站瘫了搭临时电网,硬是把断掉的能源命脉一次次接回来。 老百姓却在夹缝里喘不过气。别尔哥罗德主妇为加满油箱请假半天,基辅主妇抱着孩子在烛光里等来电。战争从战壕烧到加油站,从军营蔓延到厨房,能源设施每多一个弹孔,平民的生存空间就窄一寸。 这场消耗战渐渐露出真相:拼的不是谁拳头更硬,而是谁先被民生压力压弯腰。俄罗斯着急取消对华汽油关税的时候,乌克兰正偷偷从黑市搞柴油。两边都在和时间赛跑,看是军工产能先崩盘,还是民众耐心先见底。 无人机嗡嗡作响划过夜空,带着廉价却致命的使命。它们不再只是武器,更像带着火焰的账本,每一架都在计算着战争的成本与代价。当炼油厂的火焰映红半个天际,前线的枪炮声忽然变得遥远——原来真正决定胜负的,从来不在战壕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