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外贸城市20强盘点,东莞反超、金华跳级、佛山负增长

数据读城 2025-10-24 07:43:50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保持4%的同比增速,亮眼成绩单背后,重点城市的外贸版图正在发生变化。 稳坐3万亿进出口俱乐部的深圳和上海,增速显露疲态,东莞以接近15%的高增速从宁波手里抢回第五,隐隐恢复“世界工厂”风采,金华连超厦门和青岛,展现了极强的外贸韧性与应变能力,郑州、西安等中西部城市表现出色,传统外贸重镇佛山、福州、泉州等却陷入负增长。 外贸城市排位赛,有逆袭者,就有掉队者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外贸前20强城市贡献了全国72%的进出口额。作为外贸“一哥”的深圳,前三季度进出口仅微增0.1%,机电产品仍是压舱石,1.54万亿元的出口占比达75.7%,但集成电路等核心产品受到冲击,出口同比下滑4.7%。上海相对稳健,其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的出口抗风险能力,在此轮周期中得到凸显。 同在2万亿梯队的北京和苏州境遇不同。北京2.41万亿元的进出口额,同比下滑10.7%,服务贸易占比过高,使其受全球需求收缩的影响更为直接。苏州能够保持6.1%的增速,民营制造企业对东盟出口增长18%是关键要素。 外贸第五城之争在东莞和宁波之间上演,东莞小胜一筹。东莞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超过55%,在东盟市场也实现近4成的增长,对冲了对欧美市场出口下滑的不利影响。与深圳类似,东莞民营经济的快速调整能力,在外贸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拥有“世界义乌”的金华,同样展现出了极强的调整能力与适应力,其对非洲市场规模稳居浙江第一,对东盟市场的出口增速高达43.9%。 排名第15-20的外贸城市里,西安和郑州都有着双位数的高增速,排名也因此小幅上升,西安的集成电路、汽车出口增速都超过20%,摆脱了以往“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依赖。 传统外贸重镇里的失意者,是佛山和未进20强的福州、泉州,佛山的传统制造业升级滞后于隔壁的深圳与东莞,福建3城则是都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出口产品迭代,减轻对美出口依赖成关键 重点城市外贸增长的成色,展现在丰富的产品矩阵里。深圳、西安、金华等城市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较高,而传统产业基数较大的城市,外贸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对美出口依赖度的下降,是今年重点城市外贸方面的鲜明变化。受关税影响,重点城市的对美进出口普遍承压,新兴市场的部分国家成为出口产能的最佳转移对象。 外贸企业对不同区域市场的精准画像,让出口效率大增,在欧美卖高端产品,在新兴市场主推性价比产品,这样的差异化策略成效显著。 当然,对美出口依赖的“尾巴”仍未完全割掉。以杭州与青岛的第10名之争来看,杭州进出口总额仅比青岛少了20亿元,但杭州对美出口占比近18%,高于青岛的13%,增速因此受到拖累。 反观表现亮眼的城市,均实现了对美出口依赖的巧妙化解。对美贸易份额的断崖式下跌,虽然引发阵痛,但倒逼出的市场多元化,让各个城市的外贸韧性更强。

0 阅读:98

猜你喜欢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