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长得真像毛主席!”1994年,河南法官许国寅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一回头,看到他的脸,不由得惊叹出声,许国寅也因此辞掉工作,踏上特型演员之路。 1997年,许国寅和家人去四川白帝城旅游。车停在景区门口,一个老者守着停车场。 他刚下车,那老人眼睛一亮,嘴里喊出一句话: “毛主席来了!” 然后直接摆手,不收停车费,还追着他递水、扶着他走路。 许国寅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尴尬地笑着,说自己不是。 可老人根本不听,眼圈都红了。 更离谱的是,当天晚上他在饭店吃饭,老板一看他,也是一脸激动,硬是免了单,说这顿饭“不能收钱”。 那天晚上,许国寅坐在酒店的床上,第一次认真地想:“我这张脸,可能真有点不一样。” 但真让他下定决心转行的,是2005年的一条新闻。 古月去世了。 那个在荧幕上扮演毛泽东几十年、几代人眼中的“领袖化身”,在家中突发心梗,走了。 那天,许国寅盯着电视屏幕看了很久。他没哭,但心里空落落的。 朋友劝他说:“老许,你该站出来了。古月走了,不能让毛主席的形象断了层。” 这话不轻,但他说得对。许国寅觉得,自己不能再躲了。 他没马上辞职,而是先请了调离,法院里也支持他,说:“你这是为国家做事,咱理解。” 于是,一个法官,开始了演员之路。 2006年,他去了北京,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培训班。 光有脸可不行,要演毛主席,得神似。 他的老师是赵登峰和李仁堂,前者演过朱德,后者演过陈毅,全都是老资格的特型演员。 每天练走路、练说湖南话、练手势,甚至练写毛体字。 化妆师苗红看了许国寅的脸,说:“这脸,比古月还好化。” 从那以后,他不再只是“像”,而是真正地“成了”。 2007年,他第一次在公众场合亮相,是在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仪式上。 会场上来了很多老兵。 仪式刚开始,一位老将军看到他,整个人站起来,立正,敬礼。 “主席!” 将军敬了四次礼,眼里全是泪,说:“终于圆了和毛主席合影的梦。” 那一刻,许国寅站在台上,心里像被什么撞了一下。 他知道,自己干这行,不是演戏,是在替很多人,守住一个时代的记忆。 真正让他火起来,是2008年。 那年湖南搞了个网络投票,要为《韶山升起红太阳》话剧选毛主席扮演者。 全国有130多个特型演员报名,许国寅拿了269万票,碾压第一。 他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可他没飘。 拿下这个角色后,他正式踏入影视圈,接到了自己的第一部戏——《红25军》。 这不是“演戏”,这是“接班”。 可人一旦站在台上,风就会来。 2018年,他在海南的一个区块链论坛上发言,模仿毛主席湖南口音,说了句“让反动派发抖”。台下笑声不断,网上风评却炸了。 有人说他“消费伟人形象”,还有人质疑:“你这是演戏,还是炒作?” 他没回应。但从那以后,他明显减少了商业活动,更多去做公益演出。 他知道,这份“相似”,是责任,不是资本。 从1994年北京的出租车,到2008年的网络投票第一,再到后来参加《长征先遣队》《毛泽东与黄炎培》等影视剧。 许国寅一步一步,从一个法官,走成了一个特型演员,也走成了一个“记忆的承载者”。 他的成功不是因为长得像,而是他知道自己像,所以更要像。 他演的不只是毛主席,更是千千万万观众心里那个挥手之间、语录落地的时代印记。 对许国寅来说,不是脸改变了命运,是他愿意为这张脸,付出全部的敬意和努力。 所以他能站在聚光灯下,光明正大地说: “我不是毛主席,但我会用尽全力,让大家记得毛主席。” 信息来源:许国寅——百度百科
涨知识了,这些高大上的名字真相居然是~🤩🤩
【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