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某智库称:“既然中国可以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击手段,韩国也可以不买中国的大白菜”。 这话听着挺机灵,细想却特别天真。国际经贸要这么简单,各国商务部早该改成幼儿园大班了。去年韩国从中国进口28万吨泡菜,这可是千万个韩国家庭每天的饭菜。 大白菜和大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中国每年进口美国大豆花150亿美元,韩国买中国泡菜只用了不到2亿美元。拿芝麻和西瓜比,听着都是农产品,实际差远了。 现在韩国市面上九成泡菜原料都靠中国。真要断供,韩国主妇们第一个跳脚。没泡菜的韩餐还能叫韩餐吗?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转头就能找巴西、阿根廷进货。韩国要换大白菜供应商,得把东南亚翻个底朝天。 去年韩国白菜歉收,一棵卖到一万韩元。好多餐馆直接把免费泡菜改成收费小菜。这种切身之痛,智库专家们怕是没体会。 山东农民专门为韩国人种白菜,辣度脆度都按他们的口味来。这种量身定做的供应关系,哪能说断就断。 现在韩国年轻人还有几个会做泡菜?都习惯买现成的中国货。真要断供,怕是连老祖宗的手艺都忘光了。 韩国人每年每人要吃掉35公斤泡菜。这么大的量,自己种根本不够。就像北方人离不开馒头,南方人离不开米饭,有些东西是骨子里的习惯。 首尔超市里,中国泡菜价格只有韩国产的一半。老百姓心里都清楚该买哪个。 中国泡菜能占领韩国市场,靠的是二十年的苦功夫。光是发酵技术就改进三次,这不是随便能替代的。 韩国要是自己能种够白菜,早就不进口了。问题是地方小、人工贵,种出来的白菜比中国的贵好几倍。 举个实在例子。去年冬天韩国白菜短缺,不少餐厅老板组团来山东采购。一船船白菜从威海运往仁川,这才缓解了泡菜危机。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说到底,中国能种出又好又便宜的白菜,是因为有合适的土地气候,还有完整的产业链。韩国智库要是真为百姓着想,该想想怎么合作,而不是闹别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