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之家又被扒出新套路。去年被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除名的企业,今年换了个方式继续玩文字游戏。 创始人刘小龙在短视频里说:“我们阳澄湖湖区养殖面积1.6万多亩,高标准养殖7万多亩。”这数字听着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实力多强。 结果记者打电话一问,刘小龙承认说的是整个阳澄湖的面积,不是他们自己的。被问到会不会误导消费者,他直接说:“没有误导,是你没有听透。”这话说得,责任全推给消费者了。 更离谱的是,他们被协会除名后,按理说不能再卖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了。可线下门店的店员依然信誓旦旦说是“阳澄湖大闸蟹”。创始人改口称卖的是“精品大闸蟹”,明显在玩偷换概念。 记者调查发现,他们用另一家公司“苏州梵鲜”来获取官方蟹扣。这家公司的监事就是刘小龙本人,两家公司地址还在同一栋楼里。这套操作被业内称为“左手倒右手”。 还有个高管在视频里展示“蟹之家阳澄湖养殖基地”,消费者看完自然以为他们在阳澄湖真有养殖水面。协会负责人确认视频确实在湖上拍摄,但这种线上展示湖蟹、线下卖塘蟹的做法,明显违规。 现在监管部门已经对蟹之家立案调查。但问题在于,这种套路在行业里太常见了。 阳澄湖大闸蟹每年产量就那么多,市面上卖的却远超这个数。消费者花大价钱买的“阳澄湖大闸蟹”,很可能只是个名头。 官方防伪蟹扣分两种颜色,红色是湖里养的,青色是高标准池塘养的。扫码就能查真伪,这个功能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 大闸蟹市场需要更透明的规则。光靠企业自律不够,还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否则金字招牌迟早要被这些玩套路的企业搞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