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了一场立威之战,而战场,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主角不是美国,而是荷兰。荷兰

烟雨评社 2025-10-23 10:53:53

中国打了一场立威之战,而战场,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主角不是美国,而是荷兰。荷兰跟风美国,出手干预了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的一桩收购案,结果自己先尝到了苦头。 最近,荷兰政府对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的干预措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本是一起普通的商业投资纠纷,却因中美博弈的大背景变得微妙复杂。 先得说说安世半导体是块多香的 “肥肉”,荷兰才会急着出手干预。这家公司别看名字里没 “荷兰” 俩字,核心业务却和荷兰半导体产业绑得很紧,它是全球顶尖的功率半导体企业,手机快充、汽车电子里都离不开它的芯片,全球市场份额能排进前三。 2025 年初,中国一家科技集团本来和安世半导体的股东谈好了收购协议,打算拿下部分股权,进一步完善国内半导体产业链。 可就在签约前,荷兰政府突然跳出来说 “这起收购影响国家安全”,硬生生把交易拦了下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跟着美国的 “半导体限制令” 走,怕中国拿到技术后影响西方的产业优势。 荷兰经济事务部当时还找了个 “理由”,说安世的技术 “可能被用于军事领域”,可实际上安世做的都是民用芯片,这个说法连不少荷兰本地媒体都觉得站不住脚。 荷兰拦完收购没俩月,麻烦就找上门了。最先受影响的是荷兰的半导体设备企业,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荷兰 ASML 公司每年近 30% 的营收都来自中国客户,而安世半导体也是 ASML 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企业本来计划收购安世后,同步采购更多 ASML 的设备扩建产线。 结果收购一黄,中国企业直接调整了采购计划,ASML 今年第三季度来自中国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少了 25%,工厂里不少设备都停在那等着开工,员工的加班补贴都快发不出来了。 不光是 ASML,荷兰的芯片材料企业也跟着遭殃,之前和安世合作供应光刻胶、特种气体的荷兰企业,因为安世的扩产计划搁置,订单量骤减,有两家小公司甚至已经开始裁员,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无奈地说 “早知道不跟着凑这个热闹了”。 更让荷兰头疼的是中国在其他领域的 “间接反制”。中国没明着说要报复,但在一些合作项目上的态度明显变谨慎了。 比如荷兰本来在争取中国的海上风电项目,之前双方已经谈得差不多了,荷兰企业还指望靠这个项目弥补半导体领域的损失,结果因为收购案的事,中国把项目招标时间推迟了,还增加了对荷兰企业技术资质的审核流程。 还有荷兰的花卉出口,中国是荷兰郁金香和鲜切花的最大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荷兰花卉对华出口量比去年少了 15%,虽然没直接证据说和收购案有关,但荷兰花卉协会的人私下透露 “中国采购商现在更倾向于从东南亚国家进货,沟通起来更顺畅”。 这种 “不声不响调整合作节奏” 的方式,比直接制裁更让荷兰企业难受,毕竟很多荷兰产业都依赖中国市场,真要是失去这块阵地,恢复起来可不容易。 荷兰政府其实也意识到了问题,最近已经悄悄派人来中国沟通,希望能 “缓和关系”。有消息说荷兰经济大臣在和中国商务部官员见面时,隐晦地提到 “愿意重新评估安世半导体收购案的相关限制”,但中国这边没松口,只是强调 “各国应该尊重企业的自主合作意愿,不要搞政治干预”。 毕竟这次荷兰是主动跟着美国挑事,中国要是轻易让步,以后其他国家可能会跟着学,那国内企业的海外收购和合作只会更难。 现在荷兰国内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支持干预的主要是受美国影响较深的政客,而企业界几乎一边倒地反对,ASML 的 CEO 甚至公开表示 “限制和中国的合作,最终受伤的是我们自己”。 毕竟半导体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荷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上有优势,但离开中国这个大市场,技术再先进也卖不出去,更别说维持行业领先地位了。 这次中国没费多大劲,就让荷兰尝到了跟风美国的苦果,也让其他想跟着美国限制中国科技的国家提了个醒 —— 别以为跟着老大就能占便宜,真要是触碰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最后吃亏的可能是自己。 这场围绕半导体展开的风波,看似是技术和贸易的摩擦,实则是全球产业链重塑过程中的一次激烈碰撞,更是国际秩序变革的一个缩影。牌桌上的规矩,正在被重新书写,而这一次,发牌的人里,有了新的面孔。 信源:中国商务部官网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