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老人过世,由于一生未婚、无子女,百万遗产被收归国有!不料,堂妹提出异议,她说自己长期照顾老人,并在他病重期间悉心照料、身后操办丧事,要求继承老人的遗产,并与民政局“对簿公堂”,法院判了! 李老伯这辈子没结婚,也没孩子,爹妈走得早,亲哥亲姐也都不在了,死前也没有立下遗嘱,百万遗产无人继承,按照规定,这些东西得收归国有,民政局都已经走流程,准备接手了。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李老伯的堂妹李女士揣着一沓材料,直接找到了法院。她心里也没底--毕竟只是堂兄妹,不算法定继承人,可一想到这么多年的付出,还是硬着头皮说:“这遗产不能充公,得有我的份。” 原来,这些年,她是李老伯身边最亲的人。特别是在重病之后,李女士更是对李老伯悉心照顾,就连他的后事,也全是李女士操办的。《民法典》第1131条规定了,没法定继承权,但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能适当分遗产。 主要看三点:照顾时长、情感投入、经济付出,一般能分20%到80%。李女士从日常吃喝到重病陪护,再到身后事,样样周到,明显是“扶养较多”。最后判决下来:老洋房判给李女士,车子和存款收归国有一一既没让好心人白付出,也守了法律的规矩。有网友表示:“比那些拿着血缘当幌子、老人活着不照顾、死了抢遗产的强一万倍!” 这判决真的太暖心了!法律没光盯着血缘那层关系,而是实实在在看到了李女士这些年的付出。想想看,李老伯无儿无女,晚年要是没这个堂妹搭把手,日子得多冷清。端茶送水、看病陪护,就连最后送他走的后事都是人家张罗,这份情分早比远亲的血缘分量重多了。 现在不少人家,亲儿女对老人不管不顾,等老人没了倒抢着分遗产,跟李女士比起来,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法院这么判,就是给善良人撑腰,告诉大家真心付出不会白费,也给那些只认钱不认人的人提了个醒。这哪是判了套房子啊,分明是给世道暖了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上海一老人过世,由于一生未婚、无子女,百万遗产被收归国有!不料,堂妹提出异议,她
蓝色的小云
2025-10-22 18:41: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