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纠正一下! 这不是荷兰来谈判! 应该是荷兰是“请求”得到我们的谅解,不然的话荷兰就是国内的一个省的产值,把它放入冰箱,啥时候需要的话拿出来解冻。 这话听着够直接,却是藏着底气的实话。2024年荷兰GDP刚过1.2万亿美元,咱们单一个广东或江苏都能与之比肩,这种体量差距,决定了博弈的主动权根本不在它那边。 我盯着这事儿快俩月了,荷兰的操作真是把“损人不利己”玩明白了。9月底美国刚出芯片新规,它第二天就跳出来,用冷战时期的老法律抢中资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活脱脱一副“美国马前卒”的模样。 它是真没算明白自己的命门在哪。ASML以前近一半收入靠中国市场,自从跟风搞管制,2025年中国订单直接砍到只剩两成,股价跌得高管都急着来华求情。更别说安世半导体70%的产能都在中国,抢个空壳子有啥用? 咱们的反制从来不是瞎使劲,而是精准打七寸。荷兰刚宣布接管企业,72小时内就禁止安世芯片出口,一下掐住全球20%的成熟芯片供应。大众、宝马立马慌了,芯片库存撑不过一个月,德国车企协会直接骂荷兰毁人饭碗。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贸摩擦了。荷兰以为跟着美国能占便宜,却忘了自己40%的农产品、25%的电信设备都依赖中国市场。贸易逆差一年涨14.85%,309亿美元的窟窿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总说,现在的供应链是张蜘蛛网,荷兰非要扯断最关键的那根丝。它抢企业的借口是“保欧洲控制权”,结果把欧洲车企拖进火坑,自己从参与者变成搅局者,这波操作堪称“迷之自信”。 所谓“放进冰箱解冻”,本质是咱们有随时收放的能力。它的经济体量和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决定了根本耗不起。真要等咱们动稀土、新能源这些牌,它哭都没地方哭。 那些觉得荷兰能硬到底的可以醒醒了。环球日报早说了,别低估中方维护权益的决心。现在它主动来“请求”谅解,就是认清现实的开始,毕竟谁也不想砸了8000亿欧元的中欧贸易蛋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欧洲汽车公司与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签订协议后,已将款项支付至荷兰总部。在此情况下,
【44评论】【6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