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俄罗斯9年现在还是零!如今时机成熟,中国自己干了。2025年初,中国船舶集团

萧兹探秘说 2025-10-22 17:53:41

等了俄罗斯9年现在还是零!如今时机成熟,中国自己干了。2025年初,中国船舶集团宣布完全自主研制的5000千瓦级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CX40DF)实现批量生产,该机型国产化率超80%,核心部件全部自主配套。 为了这台“船用心脏”,咱们前前后后熬了几十年,中间还等了俄罗斯九年,最后啥也没等来。其实早年间中俄在船用动力上有过不少牵扯,俄罗斯一度想引进咱们的发动机,结果自己选错了型号,把民用机往军舰上装出了故障,转头就弃用了,说到底还是合作里少了点诚意和信任。指望别人不如靠自己,这道理算是被造船业彻底吃透了。 在以前,中国造船业有个特别憋屈的说法:“造一艘船赚的钱,还不够给外国人买台发动机”。这话真不是夸张,船用低速发动机这东西技术含量太高,全球市场被欧洲的MAN、瓦锡兰和日本三菱重工攥了三十年,他们占了九成以上的份额,说一不二。 一台发动机动辄上亿,能占整船造价的五分之一,咱们明明造船量世界第一,可核心动力得看别人脸色。更窝火的是,就算花大价钱买了,后续维修保养、换个零件都得交高昂的“技术税”,人家说多少钱就是多少,一点还价的余地都没有。2010年代那会,中国船厂造的商船,九成以上的发动机都是进口的,等于把命脉递到了别人手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咱们就开始琢磨国产化了。那时候条件差得离谱,工程师们拿着从苏联引进的旧柴油机拆解研究,没有先进测量设备,就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点量零件尺寸,分析材料成分。 单说一个巴氏合金轴瓦,要求误差控制在微米级,比头发丝还细,工程师们硬生生试了上百次才成功,每次失败都意味着好几个月的心血白费。 后来国家下决心搞突破,2010年工信部联合中船集团启动了船用低速机专项工程,砸钱砸人,目标直接瞄准了世界最前沿的双燃料技术——这种机器能同时烧柴油和LNG,既环保又能灵活切换燃料省成本,连西方巨头都在攻关。 最难的是燃气喷射和燃烧控制,两种燃料特性差太远,要让它们在同一个气缸里稳定燃烧,简直是在“玩火”。那帮工程师熬了五年,硬生生把这个世界级难题给破解了。 现在好了,CX40DF一批量生产,这局面算彻底翻过来了。这机器里八成零件都是咱们自己造的,连最核心的电控系统、增压器这些以前卡脖子的玩意儿,现在全是国产货配套。别看它是全球最小缸径的低速双燃料机,气缸直径才0.82米,可个头不小,高度超过15米,重量快到一千吨,动力却实打实够用,1到3万吨的气体运输船、集装箱船、干散货船都能用它当动力。 更关键的是,这一下就把西方的垄断给撕开了口子。以前买进口机不仅贵,还得看人家脸色,万一遇到贸易摩擦被禁运,整个造船业都得停摆。现在自己能造了,成本降下来不说,还能拿到中国航海学会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装在咱们自己的LNG运输船上跑起来了。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应了那句老话:靠人不如靠己。等俄罗斯九年没结果的遗憾,反倒成了自主研发的动力。从当年拿着旧零件逆向工程,到现在造出世界领先的双燃料发动机,这一步步走得虽然难,但每一步都踩得扎实。 以后再提起船用动力,再也不会说中国只能造船不能造“心脏”了,这台CX40DF就是最硬的底气。 参考资料: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中船动力国内首制乙烷双燃料低速发动机成功交付》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中国飞机

中国飞机

2
2025-10-22 21:02

厉害👍👍👍👍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