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结婚后,因看丈夫不顺眼想散伙,可又怕退婚被村里人说闲话,心生一计,以解梦为由把丈夫骗至机井旁,悲剧发生后,她面对丈夫 4 次求救竟狠心离开还盖上井盖,最终不幸去世,女子被逮捕后,法院历经二审,判决大快人心! 时间倒回 2023 年 3 月,21 岁的刘某穿着红嫁衣,跟同岁的柳某拜了天地,宾客笑得合不拢嘴,可没人留意到,噩梦从这个时刻开始了。 结果婚后没俩月,刘某对柳某的厌烦就藏不住了:嫌他说话粗声粗气,嫌他干活不利索,就连坐在一张桌上吃饭,她都觉得别扭,心里就一个念头 —— 这日子没法过了! 可真要提分开,她又怂了。咱都知道,在不少农村地方,女方主动提退婚,那可不是小事儿:十几万彩礼得一分不少退回去不说,爹妈还得被街坊邻居戳脊梁骨,背后议论 “养的闺女不安分,刚结婚就想跑”。 这种闲话,能把人压得抬不起头。刘某就是怕这个,愣是把 “离婚” 俩字咽回肚子里,反倒冒出个更吓人的主意 —— 让柳某彻底从眼前消失,一了百了。 2023 年 5 月 28 号,柳某随口跟刘某说 “明天去你爸妈家吃饭”,就这么一句话,成了悲剧的导火索。 转天一早,她揣着钱去了镇上的药店,编了个瞎话 “最近总睡不着”,买了一盒复方地西泮片。这药是治焦虑的,吃多了能让人昏昏沉沉没力气,她心里门清,这就是要柳某命的玩意。 到了下午,她又拉着柳某说 “最近总做噩梦,咱去村外抛个硬币解解晦气”,实则是带着他绕到那口机井附近,偷偷记好位置,还蹲在井边往下瞅了瞅,确认这井够深,掉下去就别想轻易爬上来 —— 真是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5 月 29 号的家宴,成了柳某这辈子吃的最后一顿饭。 饭桌上,他陪着岳父喝了三杯白酒,脸涨得通红。晚上刘某开车载着他往家走,刚开出去没多远,她就从包里掏出温水和 6 片白药片,递到柳某面前:“刚喝了酒,吃这个解解酒,省得半夜头疼遭罪。” 没开几分钟,药效就上来了。柳某靠在副驾上,说话都打晃。晚上 10 点整,车子停在了机井旁,周围黑灯瞎火的,透着一股子渗人。 刘某推了推柳某,我刚才好像看见井里有鱼,你下去捞两条,咱回家下酒,多好。柳某晕乎乎的想拒绝,可刘某半拉半拽,硬是把他推到了井边。 柳某“咚” 的一声就掉了下去,这井深足足有五六米,柳某摔下去没立刻断气。他忍着疼,扯着嗓子往上喊救命,刘某趴在井边,听得清清楚楚,可她没动,沉默了几秒,转身就上了车,开车走了。 刘某在现场来来回回磨蹭了快四个小时,开着车绕了三趟,愣是没打一个求救电话,也没跟任何人提这事儿。 真是心比石头还硬! 刘某找了几块大石头,死死压在机井盖上面,可她忘了,机井里空气少,柳某就算没摔死,也得被活活闷死。 柳某失踪后,他爸妈急得快疯了,到处找都没消息,只能报警。 后来民警顺着柳某的行踪,找到了那口机井,掀开井盖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再加上药店的购药记录、刘某的行车轨迹,所有证据都指着她,刘某的谎言再也圆不下去,只能低着头承认做了坏事。 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了刘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刘某不服,说自己 “是一时糊涂”,提起了上诉,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她的上诉,维持原判。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一失足成千古恨。 问题1:刘某预谋下药、诱骗柳某坠井并漠视求救致其死亡,为何定故意杀人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刘某因怕退婚闲话,提前买安眠药、踩点机井,主观想让柳某死。她下药后诱骗柳某坠井,面对四次求救放任不管,致其缺氧死亡,符合 “主观故意 + 客观杀人行为 + 死亡结果”,情节恶劣,故定此罪。 问题2:刘某称 “一时糊涂” 上诉,为何高院驳回维持死刑?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原判决事实、法律适用正确且量刑适当的,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一审有购药记录、行车轨迹等证据,认定事实清,适用《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量刑准。刘某 “一时糊涂” 的说法无法推翻预谋杀人等关键情节,故高院驳回上诉。 问题3:柳某家属能否向刘某索赔?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致死亡的,应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刘某杀柳某侵犯其生命权,家属可在刑事诉讼中提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起诉索赔。即便刘某已被执行死刑,家属也可在其遗产范围内主张赔偿。 婚姻这事,合得来就过,合不来就散,哪有必要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刘某就是太钻牛角尖,把闲话看得比天还大,把人命看得比草还轻。你说她胆子小吧,她敢杀人;你说她胆子大吧,她又怕村里人说几句闲话。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为什么整治彩礼整治那么久,都没效果?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