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越南网友发的帖子,有句话让我无言以对。他说,越南当初是从中国独立出来的,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比中国发展得更好,那独立是图个啥呢? 越南网友这话说的从“根”上就错了,越南从来不是“从中国独立出来的”,这前提就错得离谱。 古代咱们中国和越南的关系,叫“藩属关系”,跟现在说的“领土”不是一回事。打个比方,就像村里有户大户人家,旁边邻居家认了这户人家当“长辈”,逢年过节来送点礼、问个好,承认长辈的威望,但邻居家自己有掌柜的、有账本,家里的事还是自己说了算,这跟“是大户人家的一部分,后来分出去”完全两码事。 查历史就知道,清朝的时候越南是藩属国,得接受清朝皇帝册封国王,但人家有自己的政府、军队和法律,中国从来没直接管过人家的内政。真正让越南“独立”的,是反抗法国殖民统治。从19世纪中叶开始,法国用枪炮逼着越南割地,后来干脆把越南、柬埔寨、老挝捏成“法属印度支 那联邦”,抢橡胶、挖煤炭,还逼着越南人学法语,这才是真正的亡国之危。 越南人打了近百年的仗,从勤王运动到胡志明领导的抗法战争,1954年奠边府战役打败法军,才真正挣到了独立,这里面中国还帮过不少忙,派顾问团、给武器支援,哪跟“从中国独立”沾边啊?这历史根子要是搞错了,后面的话自然站不住脚。 越南网友这句话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把“独立的意义”和“比中国发展得更好”绑在了一起,这逻辑根本不通。独立的核心是“自己当家做主”,不是“非得比老邻居有钱”。越南当年拼死反抗法国殖民,是因为不想被外人抢资源、改文化,想自己决定国家的路,这才是独立的真正价值。 要是按这位网友的逻辑,那世界上好多国家都不用独立了。比如印度是从英国独立的,英国现在人均收入比印度高不少,难道印度的独立就没意义了?显然不是,印度现在能自己搞航天、定产业政策,不用再看英国脸色,这就是独立的意义。 越南也是一样,独立后不用再被法国逼着种橡胶、当原料产地,能自己发展电子厂、汽车组装业,哪怕现在经济总量不如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自己国家在规划,这比被殖民的时候强太多了。 再说了,拿越南和中国比发展,本身就不公平。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人口,资源种类齐全,工业体系从钢铁到芯片基本能自己造,这是多大的家当?越南国土面积还没中国一个省大,人口刚过1亿,资源也没那么全,发展起点和家底都不一样。就像拿小杂货店和大超市比营业额,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事儿。 越南这些年发展其实挺快的,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不少外资,老百姓收入也涨了,这是和自己的过去比,不是非得跟中国比高低才算成功。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当年越南独立的时候,中国自己也在打解放战争、搞建设,两国都是从战乱里走出来的,都是靠自己打拼。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是十几亿人几十年埋头干出来的,有自己的机缘和难处;越南也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比如现在重点搞制造业,想当“下一个世界工厂”,这都是自己选的路,跟“能不能超过中国”没关系。独立的好处,是能选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被别人安排路,哪怕这条路走得慢一点,也是自己的路。 这位越南网友可能是太想证明自己国家独立的价值了,才找了这么个对比的角度,但其实找错了方向。越南的独立,最重要的是摆脱了殖民压迫,保住了自己的文化和主权,这已经是天大的意义;还能自主决定发展方向,不用看任何国家的脸色,这才是最珍贵的。至于发展得好不好,得跟自己的过去比,跟同样家底的国家比,而不是硬要跟体量差太多的中国比。 说白了,这话的猫腻就是先搞错了历史前提,把“反抗殖民独立”说成“从中国独立”,又搞错了独立的本质,把“自主当家”偷换成“超越他国”。其实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自己说了算”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哪用得着靠跟别人比来证明意义呢?越南这些年能安安稳稳搞生产、老百姓能过踏实日子,这已经是独立带来的最好结果了。
据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人士报道称,越南廉价航空公司越捷航空于10月18日停止运营两
【31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