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五角大楼心里门儿清,台海这仗真打起来没那么简单,冲绳嘉手纳、关岛安德森这些西太平洋核心基地离中国太近,直线距离不足3000公里,真开仗第一波就得挨东风-21D、东风-26导弹的饱和打击。 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看着威风,在“航母杀手”导弹和岸基航空兵面前,所谓的“远洋优势”早打了折扣。 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布局,本来是冷战后亚太霸权的支柱,可如今形势变了样。中国火箭军的发展速度,让这些基地的安危成了头等难题。冲绳的嘉手纳基地,驻扎着F-15和F-35战机,跑道长达3700米,能起降重型轰炸机。但从中国东南沿海算起,直线距离只有650公里左右,东风-21D导弹射程1500公里以上,机动发射车一出动,就能形成密集火力网。 实际情况是,这些基地的防空系统虽有萨德和爱国者导弹,但面对饱和攻击,拦截率有限。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占地85平方公里,油库存6600万加仑燃料,弹药库堆10万枚炸弹,可距中国大陆2900公里,东风-26的4000公里射程直接覆盖。开战首日,导弹雨落下,跑道炸出28米宽弹坑,战机起飞滑跑就卡壳。美军推演显示,这样的打击能瘫痪基地几天到几周,F-22和B-52的出动率直线下降。说白了,这些核心节点太近,补给线还得跨洋拉扯,风险叠加起来,谁都吃不消。 中国导弹技术的进步,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是20多年积累的结果。东风-21D作为首款反舰弹道导弹,2000年代初就针对航母设计,终端制导能锁定移动目标,速度达10马赫。东风-26更进一步,射程扩展到4000公里,变体DF-26D在2025年公开亮相,射程超5000公里,直指关岛和第二岛链。火箭军旅级单位已超20个,发射车机动性强,从福建到广东的山地就能覆盖第一岛链。美军以往靠航母群投射力量,可现在这些导弹的“杀伤链”整合卫星侦察和AI瞄准,实时锁定舰艇。菲律宾吕宋岛的巴朗牙基地虽部署堤丰中导,距台海仅500公里,但中国反制措施也跟上,环岛演习常态化,反舰弹道导弹试射频次增加。美方报告承认,这种不对称能力让西太平衡倾斜,基地防御需巨资升级,却总赶不上对手的生产节奏。军费虽高,实际部署时,零件短缺和人力不足成了瓶颈。 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曾是美军远洋作战的王牌,每艘排水10万吨,搭载70多架飞机,战斗群包括4艘驱逐舰和2艘巡洋舰。可在台海情境下,这优势大打折扣。东风-21D和东风-26的“航母杀手”标签,不是空穴来风。导弹从大陆发射,15分钟内抵达,机动弹头能规避标准-3拦截,撞击甲板时,高爆弹头直穿飞行区,瘫痪起降能力。一艘航母的航空弹药约2000吨,相当于数百枚导弹的火力,但饱和攻击下,预警机E-2D刚升空就被岸基歼-20锁定击落。 五角大楼的兵棋推演,过去两年跑了18次高强度场景,结果让人脊背发凉。只有3次勉强实现目标,代价是2艘航母报销、100多架战机损毁、2万士兵伤亡。其余15次,要么丢掉第一岛链制空权,要么后勤线被切断。关岛安德森的跑道被6枚东风-26炸成3段,每段1000米,维修队铲平弹坑需40分钟,但对手每隔40分钟再来一波,战机困在停机坪。嘉手纳的F-22轮换驻泊,日本岩国基地的F-35C随里根号游弋,可推演显示,这些分散部署稀释了火力,却暴露补给弱点。MQ-9B无人机每日盘旋8小时,侦察台海周边,但中国反无人机系统已成熟,电子干扰让信号丢失。美军内部官员匿名透露,这些数据虽未公开,却搅得参联会人心不稳。2025财年预算中,印太威慑拨款1500亿美元,用于多域部队和暗鹰高超音速导弹,可实际执行时,工业产能跟不上,3000名海军陆战队调冲绳,200辆斯特赖克车进苏比克湾,行动虽快,协调却乱。 中国军力下饺子式的扩张,是美军坐不住的根源。2023年海军下水吨位22万吨,全球第一,连续6年领跑。歼-20列装突破200架,福建舰电磁弹射日趋成熟,075型两栖舰3艘服役,071型7艘就位。这些硬件让台海从局部冲突升级为大国博弈,美军14个亚太基地全在火力圈内,首日就可能基地瘫痪。备件库存只够30天高强度作战,后续靠本土军工补给,产能瓶颈明显。 国内民众厌战情绪高涨,伤亡超五位数,舆论反噬能吞掉白宫。两党对华强硬成政治正确,国会拿着《中国军力报告》施压,可军方清楚,真打起来,责任谁担?日本西南诸岛藏反舰导弹,菲律宾北部4个基地起降轰炸机,关岛地下弹药库满载远程武器。但盟友私下和中国做生意,脱钩预案虽有,实际执行难。美军秀肌肉,增兵亚太,中国就试射新型导弹,芯片封锁遇28纳米自主量产,反制一步不落。
中美之间,仗已经打完了!很多人以为,中美开战在即。错了!真相是,最接近战争的时刻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