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2025年10月20日最新动态,美国副总统万斯刚刚扔出一颗“外交炸弹”:特朗普政府还没决定是否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理由是“得先保证美国自己的安全”。 这事儿发生在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白宫会晤之后。泽连斯基原本想用乌克兰的无人机换美国的“战斧”导弹。他离开白宫的时候说,“特朗普没有说‘不’是件好事,但截至今天他还没有说‘是’”。结果万斯副总统直接挑明了:美国自己的安全必须排第一位。 “战斧”导弹一枚能飞1600公里以上,乌克兰拿到它就能直接威胁俄罗斯腹地。可美国手头也不宽裕。美军自己只有4150多枚“战斧”,去年到现在用掉了120多枚,新买的才200枚。明年军费里只申请了57枚的钱。特朗普担心,给了乌克兰可能让战争升级。 俄罗斯早就放话了。普京在16日和特朗普通电话时警告,提供“战斧”会严重损害俄美关系。俄军政治总局副局长阿劳迪诺夫中将说得更直白:战场现在是俄军的“实验室”,他们天天在研究怎么对付美制武器。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变来变去。今年初他们压乌克兰用领土换和平,九月又说乌军能“夺回全部领土”。等到真的面对泽连斯基,特朗普只含糊地说“谁也不知道”。这种摇摆背后是特朗普的“交易型安全观”——在他眼里,安全是可以拿来交换的利益。 欧洲盟友心里发毛。特朗普计划11月和普京在布达佩斯单独会晤,却排除了美俄乌三方会谈的可能性。美国一旦收紧军援,欧洲就得扛起更多压力。可欧洲自己也怕,要是“战斧”真引发俄罗斯强烈反应,战火可能烧到他们家门口。 乌克兰人还在苦等。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他们太需要远程武器来扭转战局。可特朗普盘算的是另一本账:他刚促成加沙停火,现在急着想复制“成功经验”到乌克兰。军援成了他施压的筹码,和平成了他想要的政治遗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