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爆发冲突,主战场会在哪?美智库:最终会打到大陆本土。 美国兰德公司2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1 17:25:30

一旦中美爆发冲突,主战场会在哪?美智库:最终会打到大陆本土。 美国兰德公司 2024 年那份报告算是把美军的家底扒了个底朝天,所谓西太平洋的军事布局看着跟铁桶似的,关岛安德森基地的机库排得整整齐齐,日本横须贺港的军舰进进出出,可真到了开火的时候,这些场面话撑不了几天。 报告里明说,美军在西太的弹药消耗速度比想象中快十倍都不止,关键武器比如反舰导弹,高强度对抗下撑不过一个星期就得见底,这还不是瞎猜,有实打实的推演数据撑着。 就拿 CSIS 去年做的台海冲突模拟来说,美军现役的 LRASM 远程反舰导弹库存就 120 枚,按照单日 20 枚的消耗速度,六天就清零了,而这种导弹一年才产不到 50 枚,补都补不及。更别说 “战斧” 巡航导弹,就算省着用也撑不过 10 天,这还是没算上被拦截的数量。 之前红海护航那点场面就露了怯,美军单日发射的 “标准 - 2”“标准 - 6” 导弹,有时候一天就能用掉全月采购量的 15%,这点消耗跟大国对抗比起来简直是开胃小菜,可即便如此库存都已经告警。 有人觉得美军基地里武器堆得跟小山似的,总能扛一阵,可俄乌冲突早就给过教训。顿巴斯攻坚战的时候,俄军两天的弹药消耗量就超过了英国全军的库存,而美军给乌克兰送了 200 万枚 155 毫米炮弹后,自己的库存直接见底。 现在美国 155 毫米炮弹月产能撑死 8 万枚,可乌军巅峰时期一周就能造掉 10 万枚,这点产能应付地区冲突都费劲,真跟中国开打纯属杯水车薪。 更讽刺的是,炮弹生产离不开硝化棉这种关键原料,全球一半的硝化棉都是中国供应,欧洲更是七成依赖中国,等于美军的弹药命脉捏在别人手里。 美军自己也急,五角大楼去年砸了 98 亿美元给洛克希德・马丁,订了近 2000 枚 “爱国者” 导弹,可这家公司一年顶多交 600 多枚,最快到 2027 年才能年产 750 枚,而 “爱国者” 库存已经降了 60% 以上。 导弹生产不是搭积木,“爱国者” 的火箭发动机得靠诺斯罗普格鲁曼,想翻倍产能至少要两年,光制导芯片的性能测试就得半年,等这些生产线转起来,冲突早结束了。 雷神公司更直接,没有十年长约根本不愿扩建厂房,毕竟战争要是缓和了,闲置的生产线就是赔本买卖,资本家可不会为美军的野心买单。 西太的基地看着唬人,其实都是活靶子。关岛距离中国大陆也就 3000 多公里,早就处在东风导弹的覆盖范围内,真打起来第一波打击就可能瘫痪弹药库和跑道。 美军寄希望于新型的 PrSM 精确打击导弹,射程能到 500 公里,未来还要搞 1000 公里的改型,可这导弹 2023 年底才刚交付,2028 年才能装备反舰型号,现在手里没多少存货。 去年 11 月美军在白沙靶场齐射测试,看着挺威风,可实战中要是没有持续的弹药补给,两次齐射就把发射车变成废铁。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二战时能年产几万架飞机的工业体系早就没了,现在连火药原料都严重依赖中国,2023 年的调查显示,美国 198 家炸药供应商里,98% 的原料来自中国。 这边想扩产,那边环保条约卡着化工产能,重建生产线既要钱又要技术,等建完黄花菜都凉了。反观中国,不光有全球最大的工业体系,连 CL-20 这种 “炸药之王” 都能大规模生产,美军到现在还只能少量试用,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兰德公司才会说最终可能打到大陆本土,不是美军多想来,是海上实在扛不住。西太的军舰和基地撑不了几周,弹药库见了底,盟友又帮不上忙 —— 欧洲自己的炮弹都不够用,日本的基地不敢轻易开火怕被报复。 手里剩下的只有远程打击筹码,比如从本土起飞的 B-2轰炸机,或者潜射巡航导弹,只能盯着大陆的军工企业、交通枢纽下手,试图打断补给链。 这算盘打得挺响,可惜忘了中国的防空网不是摆设,而且真要是打本土,就不是局部冲突那么简单了,不过从美军弹药那点家底来看,他们恐怕也没别的选择。

0 阅读:66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