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了,你们真的以为是西方集体退出新能源汽车?别天真了!这套路当年坑惨日本,

车一路向前开 2025-10-21 15:43:36

终于明白了,你们真的以为是西方集体退出新能源汽车?别天真了!这套路当年坑惨日本,现在只是换打法了,千万别被表象骗了!这哪是认输,分明是玩起了当年坑日本的老套路,正面打不过就换赛道,等你把生态铺好,再用新规则把你干掉。 先说说这波“退赛”的真相。欧美可不是一开始就落后的,早年间明明是电动车的“先行者”,结果硬生生被咱们干成了“追赶者”。2023年数据摆在那,中国品牌占了全球新能源市场60%的份额,动力电池近80%的产能都握在咱们手里,整车成本比欧美同类产品低20%-30%。欧洲车企被传统供应链和工会拖慢脚步,美国除了特斯拉,其他巨头的电动化计划屡屡推迟,正面战场根本打不赢,只能“战略性收缩”。 这操作是不是似曾相识?当年对付日本就是这招!日本在氢燃料电池上砸了血本,眼看要形成技术垄断,欧美突然调转方向押注纯电,还联手搞标准壁垒,硬生生把日本的先发优势熬没了。等离子电视更典型,日本企业把画质做到极致,结果欧美品牌直接主推成本更低的液晶技术,再通过专利和市场规则卡死等离子的出路,最后让日本的百亿投入打了水漂。 现在对付新能源汽车,欧美换了更隐蔽的玩法。表面上喊着“电动化不现实”,奔驰推迟电动车销量目标,奥迪搁置全面电动化计划,大众直言要调整减排目标;暗地里早就切换了“科技树”:欧洲一边用碳边境调节机制筑贸易壁垒,一边砸钱扶持本土电池企业,试图切断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美国更狠,靠《通胀削减法案》抢产业链,同时全力押注自动驾驶和软件定义汽车,想用芯片和软件优势建立新护城河。 说白了,他们不是放弃新能源,而是放弃“跟中国拼制造”的旧赛道,转而抢占“标准和技术制高点”的新赛道。就像跑步时被人甩开,不追了反而去改比赛规则,还想把终点线挪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比当年对付日本的手段更阴,毕竟现在直接把“制造优势”和“技术标准”拆成了两条线,想让咱们赢了现在、输了未来。 但这次欧美可能打错了算盘。当年日本的产业链相对封闭,被掐住标准就很难翻身,而咱们现在从锂矿到回收、从芯片到整车,建了全产业链的“护城河”。欧洲扶持的北方伏特电池企业,烧了巨资最后还是申请破产保护,可见供应链不是说建就能建的。更关键的是,咱们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上也没停步,不是只会拼成本,而是能跟他们在新赛道上硬碰硬。 不过也得警惕,欧美在专利布局和规则制定上的优势还在。他们要是真把自动驾驶、碳标准这些“新规则”推成全球共识,咱们现在的制造优势可能会被稀释。就像当年液晶打败等离子,不是技术更先进,而是赢在了规则和生态。

0 阅读:0
车一路向前开

车一路向前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