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所成已经羁押近两年时间了,估计白所成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拖到2026年以后再审判,因为出生于1950年的白所成,目前已经超过75岁了,按照咱们国家的法律正常来说,超过75岁老人,一般是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判处死刑,可能会判处死缓,或者无期徒刑。白所成此刻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网开一面,给他留一命。 咱们国家法律对老年人犯罪的量刑有明确规定,刑法第49条里写着,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最高检也有解读,说这是原则上不判死刑,体现了慎杀少杀的政策,毕竟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会减弱,再犯罪的可能性也低,这也是对传统法律思想里“明德慎刑”的继承。 正常情况下,只要不是特别恶劣的情形,75岁以上老人犯了罪,确实不会判死刑,大多是死缓或者无期徒刑,这就是白所成想拖到2026年以后审判的根本原因,就盼着靠年龄这条线保住性命。 从案件办理进度看,白所成的案子确实还没宣判。2025年9月19到22号,深圳中院刚一审开庭审理,现在是休庭择期宣判的状态。 刑事案件的审判是有期限的,一般公诉案件受理后两个月内要宣判,最迟不超过三个月,但像这种可能判死刑的重大案件,经上一级法院批准能再延长三个月,要是还有特殊情况,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还能继续延长。 他这案子从2025年7月提起公诉,9月开庭,现在到2026年也就剩几个月时间,要是庭审后有需要补充核查的证据,或者出现其他法定可以延长的情况,确实存在拖到2026年以后宣判的可能,这就让他有了盼头。 不过得说清楚,75岁以上不判死刑不是绝对的,法律里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例外条款。 而白所成的案子性质特别严重,检察机关指控他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从2009年开始,他和家族成员、亲信靠着在缅甸果敢的影响力,建了41个赌诈园区,招揽犯罪团伙入驻,干了诈骗、故意杀人、绑架这些坏事,造成6名中国公民死亡,还有好多人受伤,涉赌涉诈的资金超过200亿元。 更关键的是,他们这个犯罪集团是“以诈养兵、以兵护诈”,用武装力量控制园区,放任手下暴力管控,对想逃跑、完不成业绩的人动手殴打甚至杀害,这些行为已经涉嫌故意杀人罪。 按照刑法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要对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负责,就算杀人不是他亲手干的,手下人犯的罪他也得担责。要是法院认定他手下杀人的手段属于“特别残忍”,那就算他审判时超过75岁,也还是有可能判死刑的。 最高检也说了,适用死刑的例外情况得慎重,但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得看犯罪手段、主观恶性这些因素综合判断。 从这个案子的重视程度来看,白所成想靠拖时间留命恐怕没那么容易。 这案子是公安部侦破的重大专案,还是中央挂牌督办的,从侦查到起诉都经过了严格核查,证据链应该很扎实,算得上是铁案。而且案件涉及的受害者众多,造成的社会危害极大,民众对这类跨境犯罪深恶痛绝,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也会考虑社会影响。 虽然他年龄够了75岁的线,但结合罪行的严重程度,这个“网开一面”的机会恐怕很渺茫。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宣判时间会不会拖到2026年以后。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审已经开完庭,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证据,控辩双方也充分发表了意见,被告人也做了最后陈述,案件审理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虽然法律允许延长审限,但这类重大专案通常会依法尽快办结,不会无故拖延。 白所成可能会盼着案子能多拖一阵,但司法程序有严格规定,不是想拖就能拖的,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及时宣判。 总的来说,白所成想拖到2026年以后审判,确实是打了年龄的主意,想着靠75岁的门槛躲开死刑。但他的罪行实在太严重,不仅有故意杀人的情节,还涉及诈骗、贩毒等多项重罪,受害者众多,社会危害极大,就算真的拖到2026年以后宣判,也未必能如愿留命。 法律虽然对老年人有宽宥,但绝不是重罪的“免死金牌”,最终还是要看他的罪行是否符合死刑例外的条件,这得等法院的最终判决才能有定论。
明珍珍上诉了。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开骂,说死刑都定了,还折腾什么?浪费司法资源。
【2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