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通婚剧增,若不了解俄罗斯女性生理缺陷,婚后可能会很痛苦。 2024年全国登记的中俄夫妻就有3.2万对,比疫情期间涨了67%,光在中国的俄罗斯新娘就有7.3万人,边境城市像黑河、满洲里更是常见跨国情侣的身影。 这背后有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未婚男性多,俄罗斯适婚女性比男性多出104万,加上中俄互免签证政策落地,通婚变得更方便了。但不少人只看到俄罗斯姑娘颜值高、性格爽朗,忽略了双方的生理差异,要是婚前没摸清这些情况,婚后日子真可能受影响。 先说说体味这个实际问题,俄罗斯人的饮食里肉类占比高,贝加尔湖地区的女性每天要吃120克左右的蛋白质,这种饮食结构会让汗腺分泌更旺盛。 有数据说白人女性里80%到90%都有类似狐臭的情况,俄罗斯女性也不例外,这和遗传、饮食都有关系。咱们中国人大多习惯清淡的体味,刚一起生活时很容易不适应,比如夏天出汗多的时候,家里可能总飘着陌生味道,要是没提前准备专用香皂、除味剂,夫妻俩难免因为这个闹别扭。 但这不是什么疾病,就是体质和饮食带来的差异,提前了解了就能想办法应对。 身材管理也是婚后常遇到的问题。 俄罗斯35岁以上女性的肥胖率高达42%,比中国同龄女性高不少,农村地区更是达到60%。这和当地气候、饮食习惯分不开,天寒地冻的日子多,人们不爱出门运动,平时吃的红菜汤、奶油面包热量又高。 更让人在意的是,很多俄罗斯女性生育后身材容易走样,有婚介机构统计,27%的中俄夫妻最后因为这个分开了。对咱们中国人来说,大多希望伴侣保持匀称身材,要是婚后突然面对另一半体型的变化,心里难免有落差,要是再因此互相指责,感情很容易出裂痕。 其实这事能提前预防,婚后一起调整饮食,多做有氧运动,就能降低发胖的风险。 还有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更得留意。 俄罗斯纬度高,冬天长、日照少,当地人很容易缺维生素D,这东西管着骨骼健康,缺久了不管男女都会腰酸背痛,年纪大了还可能得骨质疏松。 之前就有东北小伙子说,他俄罗斯媳妇嫁过来后总喊关节疼,后来检查才知道是维生素D缺得厉害,还带点轻度脂肪肝,俩人花了好长时间调整饮食、坚持晒太阳才好转。另外,俄罗斯部分地区土壤缺碘,当地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不低,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的研究说,这会导致人容易疲劳、焦虑,严重的还影响生育。 这些问题平时可能不明显,婚后一起过日子才会暴露出来,要是没心理准备,很容易觉得是对方身体“有毛病”,其实提前做个体检,缺啥补啥就能解决。 心血管方面的风险也不能忽视。联合国的报告显示,俄罗斯女性肥胖和心脏病相关的指标达到23.1%,比男性还高,中年以后高血压、动脉硬化特别常见。这和肥胖、饮食油腻、运动少都有关系,要是婚后还保持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不光女方容易生病,全家的健康都受影响。 有个黑河的大叔就说,他俄罗斯老伴50岁后查出高血压,才知道得把家里的奶油、香肠都换成清淡食材,还得逼着她每天散步,前两年没注意的时候,俩人总因为吃饭口味吵架,现在才明白是饮食习惯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传染病筛查,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2023年统计,俄罗斯有119万艾滋病感染者,每千人里就有85人,比中国的每千人9人高出不少,还有30%没接受规范治疗,远东那些医疗条件差的地方,甚至有一家人都感染了却不知道的情况。 要是婚前不做全面检查,婚后发现问题,不光俩人大病一场,万一要孩子还可能传给下一代,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其实不管找哪个国家的对象,婚前体检都该做,尤其是跨国婚姻,更得查清楚传染病、遗传基因这些,这不是不信任,是对彼此负责。 孕期和产后的差异也容易引发矛盾。俄罗斯姑娘因为体质原因,孕期更容易贫血、钙流失,她们平时爱喝的格瓦斯、吃的腌黄瓜,孕期都得控制量。咱们这边怀孕讲究补营养,要是不知道对方的体质特点,瞎给补或者不让吃爱吃的,很容易闹矛盾。 后恢复的习惯更不一样,咱们讲究坐月子,得卧床休息、不能受凉,她们却习惯早活动,觉得这样恢复快。要是互相不理解,婆婆和媳妇很可能因为照顾方式吵架,本来该高兴的事反倒添了堵。 其实提前问问医生,结合两边的习惯调整,就能避免这些问题。 说到底,这些都不是“生理缺陷”,就是不同国家的人因为遗传、气候、饮食养成的体质特点,就像东方女性基础代谢率比西方女性略低,绝经后骨质疏松风险更高一样,都是正常的差异。 中俄通婚越来越多,说明两国人互相欣赏,但婚姻过日子终究要落到柴米油盐和身体健康上。提前了解这些情况,不是为了挑毛病,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彼此。 婚前一起做个体检,把健康问题摆到明面上说,婚后互相迁就饮食习惯,一起运动养生,这些所谓的“痛苦”根本不会发生。毕竟婚姻能不能幸福,关键看能不能互相理解、互相照顾,而不是只看外表和新鲜感。
国际笑料依然来自我们可可爱爱波罗的海三小强:这次是其中之一的立陶宛,他们家的女防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