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英伟达正宣布了 2025年10月18日,黄仁勋和魏哲家在凤凰城站在一起,给一块晶圆签了名,这块晶圆不是普通的,它是Blackwell芯片的第一片成品,这芯片是现在最强大的AI核心,全球都在抢,以前这种高端芯片只能在亚洲做,现在美国也能做了,这事看起来是技术突破,其实是政治信号。 台积电在凤凰城投了1650亿美元,但这钱不是全靠自己出,美国政府给了66亿现金,又借了50亿低息贷款,这些钱都是纳税人出的,美国工厂的成本比台湾高三四倍,良率也没高多少,台积电只好从台湾派上千个工程师过去,手把手教当地人干活,这些人成了技术移民,天天在异国加班。 英伟达松了口气,以后不怕被人卡住脖子,也不用只靠一个地方供货,台积电更会算账,把美国市场牢牢绑在身上,稳住了全球七成高端代工的份额,美国政府觉得这是制造业回流的胜利,可实际成本高得吓人,亚洲那边没被甩开,反倒分成了两个圈子,一个美国领头,一个亚太自成体系,大家各过各的。 三星在德州扩厂,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建新厂,这不是要甩开中国,而是不想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一处,2025年第三季度,AI芯片还是供不上,美国的新产能还没全开,压力全落到下游公司头上,中国也在加紧搞替代,中芯国际的N+2工艺慢慢跟了上来,现在中美之间不是谁压倒谁,而是谁先把自己那套技术体系搭起来。 你明年买手机,可能得多花一成钱,因为美国产的芯片补不上全球的缺口,成本最后都得摊到你头上,以后电子产品说不定真会分出美版和亚太版,价格还不一样,别忘了,全球九成的光刻机、蚀刻机,还是靠荷兰和日本造的,美国想自己搞定所有设备,根本办不到。 这块晶圆下线那天,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它让人看清了全球供应链的底细,政治插手商业的时候,能活下来的不是哪个国家,而是那些能在不同圈子之间来回走动的企业,没人能独占天下,但有人能两边都讨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2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