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赤裸裸的"明抢",闻泰科技终于出手了,18日闻泰科技致员工一封公开信:明确表示中国公司是独立的,只听中国法定代表人的。任何未经同意的外部指示,员工都有权拒绝。撤销荷兰总部,在国内设立总部。 这公开信算是把话说明白了:想拿个海外空壳拿捏中国企业?没门! 而这事得从荷兰那波迷之操作说起,9月30日突然搬出尘封70多年的《商品供应法》,以“防止关键技术外流”为由冻结安世资产,第二天法院就闪电裁决,暂停张学政职务、把99%股权托管给第三方,还塞来个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看着挺唬人,仿佛安世已经易主,可荷兰政府怕是没算明白账——安世的根早就扎在中国了。 闻泰董事长杨沐说近80%产能和一半营收在中国,这话有实打实的数据撑着,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安世中国区营收占比达48%,眼看就要过半,而生产端更没悬念,广东东莞8万平方米的封测基地年产能就有500亿颗,加上其他国内基地,全球70%的产能都在中国境内。 荷兰抢去的不过是个总部办公室,真正能造芯片、换营收的核心产能,全在咱们地界上,更讽刺的是安世中国员工的工资奖金从来都是国内公司发,荷兰那边连断人收入的筹码都没有,10月17日封了员工账号,结果第二天就不得不部分恢复,毕竟生产线停了,受损的可是欧洲车企的供应链。 现在闻泰的公开信算是把底线划得清清楚楚:中国公司只听中国法定代表人的,外部指示有权拒绝,这可不是硬撑,而是有底气在,安世从2017年被闻泰收购后,靠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红利一路逆袭,从全球功率分立器件第11名冲到第3,2024年营收超147亿欧元,客户里全是大众、特斯拉这种级别的车企。 这些成绩不是靠荷兰总部的招牌,而是靠中国的产能、市场和供应链撑起来的,现在闻泰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等于直接把荷兰手里的“筹码”变成了废牌——你就算握着海外股权,没中国的产能供货,欧洲车企第一个不答应。 荷兰这波操作最滑稽的地方,在于误把股权当控制权,他们以为冻结资产、换个董事就能掌控技术,却忘了重稀土、超硬材料这些半导体制造的命脉都捏在中国手里,中国刚宣布含0.1%重稀土的产品要申报,ASML的光刻机就受影响,毕竟全球90%的重稀土精炼产能都在咱们这,这边抢着一个半导体公司的空壳,那边自己的支柱产业可能被“卡脖子”,这种买卖简直是捡芝麻丢西瓜。 这事儿也给那些迷信“洋招牌”的出海企业上了生动一课,过去总有人觉得把总部放海外、沾点欧美背景更高级,可安世的例子摆这儿了,核心产能不在自己地盘,再大的家业也可能被人端走。 闻泰撤销荷兰总部迁回国内,本质上就是认清楚了,无论走多远,根得扎在安全的地方,那些还在为了“国际化”把生产基地往外挪的企业,真该好好算算这笔账,海外办公室再光鲜,不如国内一条稳定的生产线管用。 说到底,荷兰政府的“明抢”反而暴露了底气不足,要是真能靠技术竞争赢过中国企业,犯不着动用紧急法案来强取豪夺,而闻泰的反击也说明,中国企业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往后的国际博弈里,拼的不再是谁的法律条文更会“找茬”,而是谁的产业链更扎实、谁的根扎得更深,那些还想靠霸权逻辑占便宜的国家,早晚得明白:抢来的空壳撑不起产业霸权,真正的底气从来都在自己的土地上。
面对赤裸裸的"明抢",闻泰科技终于出手了,18日闻泰科技致员工一封公开信:明确表
茂盛楼兰
2025-10-21 11:17:25
0
阅读:674
华英雄
吹呗,安世在英国德国有晶圆厂,国内是后工序封测厂,上海临港是闻泰还在建设的晶圆厂,不是安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