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 泽连斯基对外宣布: 10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外宣布,乌美双方正在准备一份涉及25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订购合同,这批系统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分批交付,乌方还将寻求在供应顺序上获得优先权。在我看来,泽连斯基这次高调宣布军购大单,背后藏着两步关键的棋内容 这第一步棋,说白了就是盯着西方盟友的钱包和注意力。10月20号晚上哈尔科夫刚遭空袭,9个人受伤,基辅整个10月都挨了18次炸,防空这根弦早绷到极限了。 特意喊出25套这个数,就是要营造“再不送装备就顶不住”的紧迫感。毕竟美国前阵子刚给了4.25亿军援,这会儿趁热打铁要“爱国者”,就是想把这种援助的惯性续上。 但“爱国者”早不是什么神话了。乌克兰前副总参谋长罗曼年科就说过,因为俄罗斯升级了导弹软件,他们对“伊斯坎德尔-M”这类改进型导弹的拦截率,已经从42%掉到6%了。 泽连斯基不可能不知道这情况。他要的从来不是什么完美武器,是让西方看见——乌克兰还在打,还值得继续投钱,想断援?门都没有。 这第二步棋,就是把自己往美欧的战略里绑死,赌上未来的捆绑术。25套系统可不是小数目,一套就超10亿美元,钱从哪来?他早放话了,盯着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净收益呢。 更狠的是要“优先权”。现在等着要“爱国者”的国家排着长队,美军现役能调动的也就14套,洛克希德·马丁2025年的产能也才600多枚导弹。 逼着欧洲国家让位置,本质上就是逼美欧选边站:要么彻底跟乌克兰绑一块,帮着解决产能和钱的问题;要么就认了——之前投的钱全打水漂。 这算盘打得挺精,但现实没那么好看。美国之前就因为库存紧张停过援助,之前特朗普提过要给10套系统——不是10枚导弹——但最后也没落地。 25套要分好几年交付,可战场等不起啊。10月29号俄军又炸了乌克兰的无人机控制中心,5个人死于空袭,防空的缺口每天都在流血。 喊出大单看着热闹,可这套系统光操作就得培训90人,洛马虽说2027年产能能到750枚,眼下根本赶不上消耗——这些难题,泽连斯基压根没提。他这高调背后,全是藏不住的焦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