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就这么说吧,中国停止粮食供应,全球至少饿死10%的人口。 危机的第一个夜晚,中国的粮食应急系统就会全面运转。遍布全国的加工企业立即启动,机器声响成一片,一天能把上百万吨的原粮变成成品送上货架。 运粮的列车和货车不眠不休地奔向城市和乡村,把粮食送到需要的地方。这样的应对速度,早在几年前的疫情时期就展示过,当外面的世界抢空了米面油时,国内商超依旧满满当当。 真正让人心里踏实的,是那些常年沉睡在国家粮仓里的储备。小麦和稻谷的总量能让全国的十四亿人吃上一整年不成问题,这些数字不是摆设,而是保证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老百姓的碗里都有主食。 有人会想,进口停了是不是就得饿肚子。其实,中国进口的农产品里,最大头是大豆,而这些大豆多数用来榨油和做饲料,并不是直接端上餐桌的米面。 如果这部分供应缺了,对肉类和食用油的影响更大,价格会上去,但馒头和米饭不会少。 粮食的根本还在土地。中国守住了 18 亿亩耕地这条生命线,这块地绝不拿去建房搞开发。 更有超过 10 亿亩已经升级成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到位,干旱能灌,涝了能排,即使天公不作美,也能稳住收成。 科技的力量也在田间发力。无人机低空巡田喷药,卫星监测墒情,抗灾高产的新种子不断推广。未来几年,粮食单产还会继续提升。 在沙漠用海水种水稻,在戈壁搞光伏种植,这些让偏僻贫瘠的地方也能变成产粮区。正因为这些能力,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经不是停留在传统模式,而是不断突破环境的限制。 如果这样的国家,突然关上粮食出口的大门,全球的局面会骤变。中国向海外输送的玉米、大米和蔬菜,是一些国家维持日常供应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非洲,很多人每天吃的就是从中国运来的廉价大米。一旦这条供给链断了,当地粮价必然暴涨,穷人买不起粮,很快就会出现饥荒。 过去俄乌冲突只是影响了部分粮食出口,就让全球价格剧烈波动,多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如果一个体量更大的产粮国退出出口市场,影响不止是加倍,甚至可能让全球超过七亿人陷入饥饿。那些依赖中国粮食的地方,社会秩序可能瞬间崩溃。 国内的粮食安全法已经在执行,严禁囤积居奇和恶意抬价。与此同时,新的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正在推进,未来的产量还会继续上涨。一切都在向着更安全的方向加固。 就算全球供应链全面停摆,中国的饭碗也有足够的底气稳稳端着。但对世界来说,中国的这把“粮食阀门”关上的那一刻,不只是断供,更可能是开启全球饥荒的起点。
中美这场较量,全世界都在看热闹,赌谁先扛不住,现在的情况很简单:中国工厂能造东西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