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学一家三口,前两天去福田公墓祭拜吴石将军。 ​她说,走到那里一看,根本不用

曼彤说世界 2025-10-21 04:24:09

我同学一家三口,前两天去福田公墓祭拜吴石将军。 ​她说,走到那里一看,根本不用问路,跟着拿鲜花的人流走就行。到了墓前,让她特别感动,鲜花都堆成了小山,得有一米高,五米长,成了一面花墙 。 ​来祭拜的人很多,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年轻的父母带着上学的孩子。大家都安安静静,恭恭敬敬的鞠躬 。 同学说,她蹲下来整理花束时,发现花堆里藏着不少小纸条,有的是孩子用彩笔写的“吴爷爷,谢谢您”,有的是老人用钢笔写的“时隔七十多年,终于来看您了”。最让她心头一紧的是张泛黄的便签,上面只写了“您当年送的情报,我们收到了”,没有署名,却看得人鼻子发酸——谁都知道,吴石将军当年在台湾潜伏,冒死传递的军事情报,为后来的斗争减少了多少牺牲。 有位头发全白的老人,拄着拐杖在墓前站了快半小时,手一直轻轻摸着墓碑上“吴石”两个字,嘴里反复念叨“还记得您说过,等解放了就回家种兰花”。后来老人跟旁边人聊天才知道,他是吴石将军当年在福建陆军小学的同学,两人年轻时一起立志“救中国”,后来却因局势分开,直到1950年才从报纸上看到吴石牺牲的消息,这一等,就等了七十多年才敢来祭拜。“当年他去台湾,我就知道他是去干大事的,没白等,没白信”,老人说这话时,眼泪砸在墓碑前的石阶上,碎成了小水花。 同学的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不懂“潜伏”“特工”是什么意思,只看到满墙的鲜花和大人严肃的表情,拉着妈妈的手小声问“这个爷爷是英雄吗?”同学蹲下来,指着墓碑上的生卒年份跟他说“这位爷爷为了让大家能安稳过日子,把自己的命都献出去了,他是大英雄”。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学着大人的样子,恭恭敬敬鞠了个躬,还把自己口袋里的一颗糖果放在了花堆上——那是他出门前特意装的,说“要给英雄爷爷留个小礼物”。 谁能想到,七十多年过去了,还有这么多人记得吴石将军。他1950年在台北马场町牺牲时,连遗体都没能好好安葬,直到后来两岸关系缓和,遗骸才被迎回大陆,安葬在福田公墓。可就是这样一位“隐姓埋名”的英雄,却用自己的忠诚,在人们心里刻下了永远的印记。来祭拜的人里,有研究历史的学者,有穿军装的军人,更多的是像同学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或许说不清吴石将军传递过多少份情报,却知道“是这样的人,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同学说,离开时回头看,夕阳刚好照在那面花墙上,百合和菊花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无数双眼睛,静静守护着墓碑。其实哪需要刻意纪念,当老人带着回忆来,当父母带着孩子来,当普通人自发捧着鲜花来,就说明英雄从来没有被忘记。那些堆成山的鲜花,不是简单的仪式,是人们心里最朴素的念想:不能让为我们拼命的人,孤零零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6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