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Ⅲ战机也开始热卖了,阿塞拜疆42亿美元,订购的40架枭龙战机已经开始交付。第一批3架JF-17雷霆Block-3战斗机(枭龙第三批次战机),已经抵达阿塞拜疆! 为了接这批“新伙计”,阿塞拜疆早就忙开了。纳索斯纳亚基地里,飞行跑道连夜扩建翻新,加固后的混凝土能扛住更大重量的起降;新机库一排接一排拔地而起,还配套了恒温防潮的设备间;连飞机掩体都加了厚钢板,防轰炸能力直接拉满。 这些动作都在明说一件事:阿塞拜疆要彻底更新空军装备了。他们计划全面淘汰15架米格-29A/UB战斗机和12架苏25攻击机,这些老机型早就跟不上趟了。 米格-29A/UB用的还是老式机械扫描雷达,探测距离连100公里都不到,遇上稍微先进点的机型就得吃瘪;苏25更是专职对地攻击,空战能力基本等于零,现在留着就是鸡肋。 反观刚到的枭龙Ⅲ,虽说机体不算大,但配置直接拉到顶格。它装了有源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这玩意可比米格-29的老雷达强太多,探测距离超170公里,还能同时跟踪15个目标、锁定6个,多目标作战能力直接翻倍。 武器配置更是全面到不像话。空战有霹雳-15E中距空空导弹,射程能打145公里,远超米格-29标配的R-27导弹;对地打击能挂激光制导炸弹、空地导弹,连反舰导弹都能兼容,真正做到“一机多能”。 有人说枭龙Ⅲ不便宜,但算算账就知道值。42亿美元买40架,平均每架1.05亿,这个价能拿到相控阵雷达+全套精确制导武器的组合,放眼全球都难找第二家。 更关键的是它的作战能力够顶。阿塞拜疆空军测试数据显示,枭龙Ⅲ在模拟空战里压制苏27、苏30完全不费力,对付米格-29更是绰绰有余,毕竟雷达和导弹都领先一代。 它的航程和作战半径也刚好贴合阿塞拜疆的需求。最大航程2500公里,对地作战半径约1200公里,对空作战半径800公里,整个高加索地区都在它的覆盖范围内。 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主要城市自不必说,就连俄罗斯南部地区、伊朗西北部的德黑兰、伊斯法罕这些重要目标,还有里海通道的关键节点,枭龙Ⅲ都能轻松触及。 里海通道对阿塞拜疆太重要了,那是他们油气出口的关键线路。枭龙Ⅲ的反舰能力正好派上用场,挂载的反舰导弹能威慑过往船只,保障自家海上利益不受侵犯。 阿塞拜疆选枭龙Ⅲ还有个深层原因:不想再依赖美俄武器。之前用的米格-29、苏25都得从俄罗斯买,备件供应慢不说,还总被卡脖子;美国的战机又贵又附带一堆政治条件,实在不划算。 中国武器就没这些毛病。不光战机性能靠谱,售后服务也到位。阿塞拜疆飞行员早在去年就去中国接受了专项培训,连地勤人员都跟着学了全套维护技术,回来就能上手。 备件供应也跟得上,中方承诺建立区域备件仓库,战机出问题不用等半个月,几天就能换上新零件。这种“保姆式”服务,对阿塞拜疆这种中小国家来说太重要了。 这批枭龙Ⅲ交付后,阿塞拜疆空军实力直接跃升一个档次。之前他们的战机都是上世纪的老款,跟周边国家比没什么优势;现在有了相控阵雷达+远程导弹的组合,在高加索地区直接掌握了制空权主动权。 亚美尼亚那边已经有点坐不住了,最近频繁跟俄罗斯接触想升级战机,但俄罗斯的苏30SM价格太高,亚美尼亚军费根本扛不住,只能看着阿塞拜疆换装羡慕。 枭龙Ⅲ这次热卖也给中国战机打了个活广告。之前不少国家觉得中国战机只适合低端市场,这次阿塞拜疆的大单证明,中国高端战机一样有竞争力。 后续说不定还有更多国家跟进。听说缅甸、尼日利亚都在打听枭龙Ⅲ的细节,连一些中东国家也表达了兴趣,毕竟性价比摆在那,谁不爱划算又好用的装备呢? 对阿塞拜疆来说,这批枭龙Ⅲ不光是战机,更是他们国防战略的重要筹码。有了这40架新机,他们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会更重,不管是跟邻国谈判还是保障能源安全,腰杆都能挺得更直。 现在纳索斯纳亚基地里,首批3架枭龙Ⅲ已经开始了适应性训练。引擎轰鸣声每天准时响起,阿塞拜疆飞行员正抓紧熟悉新机性能,争取早日形成战斗力。 按照计划,剩下的37架会在未来两年内陆续交付。等到全部到位那天,阿塞拜疆空军将成为高加索地区最具威慑力的空中力量,而枭龙Ⅲ的名字,也会在国际军贸市场上越来越响。
枭龙Ⅲ战机也开始热卖了,阿塞拜疆42亿美元,订购的40架枭龙战机已经开始交付。第
史鉴奇谈
2025-10-21 04:04:38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