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商务部正式宣布了! 10月18日,中方商务部宣布,在中方代表与美财长贝森特举行远程视频通话后,双方一致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经贸谈判。 能把谈判这事儿敲定,说明两边心里都有本账,清楚再耗下去对谁都没好处。毕竟经贸这东西从来不是一厢情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盘根错节,真要拧着来,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这次远程通话能达成一致,说白了就是双方都踩了刹车,愿意从对抗的路子转回到谈的轨道上。 接下来的谈判,关税肯定是绕不开的头道坎。现在中美之间还挂着 10% 的对等关税,之前日内瓦会谈定的 90 天关税暂停期眼看就要到点了。 这关税就像块挡路石,中国这边出口的商品多掏点钱,美国那边进口的成本就涨一块,最后不管是厂商压缩利润,还是消费者多花钱,都是实打实的损失。这次坐下来,少不得要好好掰扯掰扯怎么逐步往下调,把这道障碍清一清。 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得摆上台面细聊。现在科技创新跑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快,要是这方面没有个靠谱的说法,公平的创新环境就无从谈起。 两边得在互相尊重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找到平衡点,把保护机制弄得更完善些。不然这边刚研发出新技术,那边就跟着抄,谁还愿意沉下心搞创新?这事儿不光关系到两国企业,连全球科技发展的节奏都受影响。 供应链的问题也得好好捋一捋。之前总有人喊 “脱钩”,可真要把链条扯断哪有那么容易。全球产业链盘了这么多年,早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 美国的工厂可能缺中国的零件,中国的货可能卡在美国的物流环节,真断供了,工厂停摆、订单泡汤都是常事儿。 这次谈判估计不会再揪着脱钩不放,重点得放在建个预警机制上,提前盯着可能出问题的节点,不至于突然掉链子,让整个链条乱套。 绿色能源这块藏着不少合作的空间。中美都是全球排得上号的经济体,在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市场推广这些方面要是能凑到一起,能省不少力气,还能帮着全球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 之前可能各干各的,标准不统一,市场也分割着,这次聊好了,说不定能把这些壁垒拆一拆,一起把这块市场做大,大家都能分到红利。 数字经济也是未来的重头戏。现在线上生意、数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可对应的规则还没完全定明白。怎么规范市场竞争,怎么开放准入,数据怎么安全流通,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要是规则不统一,企业跨国做数字生意的时候,一会儿碰个壁,一会儿踩个坑,根本没法安心发展。这次谈判要是能在这方面捋出点头绪,对两边的数字企业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其实从双方愿意谈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经贸对抗的路子走不通。美国那边企业早就盼着关税降点,成本能下来,国内的通胀压力也能松口气;咱们这边也希望贸易环境更顺畅,让企业能安心接订单、拓市场。 毕竟生意是要长期做的,总磕磕绊绊不是办法,与其对着干,不如坐下来把分歧摊开说,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法子。 全球现在都盯着中美这轮谈判,毕竟这两个经济体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 要是能谈出点实在的成果,不光中美企业能松口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会更稳当,说不定还能给有点低迷的全球经济提提气。 当然,谈判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两边的诉求不一样,得慢慢磨,得互相让一步。但只要愿意坐在谈判桌前,就比隔着太平洋喊口号强。 现在两边已经定了调,要尽快推进谈判,接下来就看具体怎么谈,能谈出些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愿意谈就是个好开头,毕竟经贸这盘棋,从来不是谁赢谁输,而是能不能一起把盘子做大,大家都能分到一杯羹。 要是真能把关税、知识产权、供应链这些事儿捋顺了,对两边的老百姓、对全球经济,都是件好事。 参考资料:新华财经客户端《新华财经晚报: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
☔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才打出最大的王炸,不得不佩服商务部的战略定力
【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