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正式宣布:不再接受荷兰指令,开启独立运营! 安世半导体在我国扎根极深,仅东莞封测厂年产量就超500亿件,上海临港生产线还新增了车规级封装线。 这场中荷半导体控制权之争的火药味,从安世中国10月18日发布的《致全体员工》公开信就能嗅出来。信中白纸黑字写明:"任何未经安世国内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员工有权拒绝执行"。这等于是直接切断了荷兰总部的指挥链,把公司控制权牢牢握在中国管理层手中。 荷兰方面显然没料到中方反应会如此迅速强硬。就在公开信发布前一天,荷兰总部刚刚切断了中国区员工的系统权限,试图远程掌控公司运营。没想到中国管理层早有准备,迅速搭建独立系统,确保国内工厂继续运转。这场权限攻防战只持续不到一天,中国区系统就部分恢复,展现了中方强大的应急能力。 安世中国敢这么"硬刚"荷兰总部的底气,来自其在中国市场的深厚根基。东莞封测基地作为安世全球三大封测基地之一,不仅仅是规模庞大,更是全球最大的小信号零部件生产基地。这里每秒就能生产两千件产品,年产量超过1000亿颗芯片,其中80%的产能都来自中国。上海临港的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更是中国第一座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自动化晶圆制造中心,年产能达36万片晶圆,专门生产车规级MOSFET产品。 欧洲车企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16家欧洲汽车制造商已通过欧洲汽车制造协会联合发声,警告芯片短缺问题急需解决。原因很直接——中国商务部10月4日对安世半导体发布了出口管制公告,限制其特定成品芯片和分立零部件出口。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芯片,控制着汽车的电动车窗、雨刷、电源和方向盘等基础功能,一辆车上就要用到成百上千颗。 这场风波背后晃动着美国的影子。路透社获取的荷蘭法院文件显示,美国商务部官员曾与荷兰外交部会谈,施压安世半导体撤换中国籍CEO张学政。在闻泰科技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荷兰政府9月30日强制接管了安世半导体,试图将业务与中国隔离开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安世半导体原本是一家连续亏损的企业,正是闻泰科技2019年斥资338亿元收购注资,才让它起死回生并跻身车规级芯片世界第三。如今荷兰方面的做法,被业内专家视为"美国扩大制裁后引发的首个行业震动"。 安世中国的独立运营不仅是一次商业自救,更标志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不再只是全球芯片产品的供应方,更是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中国管理层牢牢掌握国内运营权,荷兰总部虽然拿到了股权,却失去了对核心产能的控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报!快报!荷兰终于说实话了!荷兰大臣卡雷曼斯最新表态:愿意与东方大国就安世
【184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