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捡,农户发现后,不但不阻拦,反而催促他们:快捡吧,随便捡!原来这些蔬菜都是农户不要的,就算他们不来捡,也是放在地里烂掉,夫妻俩1整天,捡了500斤,整个冬天的蔬菜都有了!网友:这样挺好的,不浪费粮食![无辜笑] 河北一对夫妻自驾去内蒙古旅行,途中看到路边农田里散落着不少蔬菜。 他们停下车走近细看,发现是白菜、土豆、洋葱和甘蓝,白菜个头虽小,但包得紧实;土豆还埋在土里,表皮光滑,洋葱和甘蓝也都很新鲜,不像被丢弃的样子。 正当他们疑惑时,一位当地农户走了过来,农户不但没阻拦,还热情地说:“这些都是尾货,没人要的,你们快捡吧,不捡也是烂在地里。” 原来这些蔬菜是秋收后剩下的,因为大小不一或外形不达标,收购商不愿收,农户自己也吃不完。 夫妻俩从上午开始捡,一直忙到傍晚,他们捡了土豆、白菜、洋葱和甘蓝等好几种蔬菜,总共装了近500斤,把汽车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事后女子估算,这些菜够两人吃一整个冬天,省下的菜钱比这趟旅行的油费还多。 在内蒙古农户之间历来有互助分享的习惯,对于卖不上价又消耗不完的蔬菜,他们更愿意让过路人捡去利用,而不是任其烂在地里,这种习惯源于当地地广人稀的环境和长期的节约观念。 对农户来说,这些蔬菜已失去商业价值,但食物本身并没有坏,让需要的人捡去食用,既减少了浪费,也体现了物尽其用的理念。 而对捡菜的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意外的收获,也是参与减少食物浪费的实际行动。,这趟旅行让夫妻俩印象深刻的不只是草原秋色,更是这种不经意间感受到的乡土温情。 蔬菜终究会吃完,但这份朴实的善意,可能会留在记忆里很久。 看了这对河北夫妻在内蒙捡菜的暖心经历,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这运气真是没谁了!我去年去旅游怎么就没碰上这好事儿,看来下次得专门盯着秋收后去转转。” “这才是真正的‘地主家有余粮’啊,内蒙老乡真是实在,这份心意比菜本身还金贵。” “这才是正能量!农户避免了浪费,游客得到了实惠,两全其美,比那些把品相不好的果蔬直接倒掉销毁的强太多了。” “支持!珍惜粮食是美德,这样的‘尾货’利用起来,对社会资源也是一种节约。” “我就是内蒙的,我们这儿确实这样。地里收完剩下的,谁需要谁就去拿,没人会说啥,我奶奶还经常把小的、歪的土豆萝卜送给邻居喂牲口呢。” “想起小时候跟家里人去‘溜土豆’‘溜红薯’了,主家收完了,我们小孩再去地里翻找一遍,其乐无穷,找到个大点的能高兴半天。” “500斤菜,储存是个大问题啊,这夫妻俩肯定是过日子的好手,得会腌酸菜、存地窖才行,不然吃不完可就真浪费了。” “其实这些‘歪瓜裂枣’的营养一点不差,就是现在市场被‘颜值标准’给绑架了,导致很多好端端的食物被淘汰,真可惜。” 你支持这种把田间地头“卖不出去”的农产品让路人免费捡走的做法吗? 官方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10月18日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
轩叔观察
2025-10-20 14:32:50
0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