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捡,农户发现后,不但不阻拦,反而催促他们:快捡吧,随便捡!原来,这些蔬菜都是农户不要的,就算他们不来捡,也是放在地里烂掉,夫妻俩1整天,捡了500斤,整个冬天的蔬菜都有了!网友:这样挺好的,不浪费粮食! 据美丽浙江10月19日报道,这对夫妻本来只是想趁着秋高气爽,开车去内蒙看看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谁能想到,车开在路上,他们发现路两边的田地里,散落着大量的蔬菜,看起来像是刚刚收获完的样子,白菜、土豆、洋葱,应有尽有,看着就新鲜。 夫妻俩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么多好好的菜,怎么就扔在地里了呢?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停下车找到了附近正在田里忙活的农户。 一问才知道,这些菜还真就是农户不要的,农户大哥特别实在,大手一挥,爽快地说:“你们随便捡,能捡多少捡多少!快去吧,别客气!” 农户解释说,现在都是机械化收割,总会剩下一些个头小或者品相不太好的,收购商看不上,自己家也吃不完,与其让这些菜烂在地里,还不如让有需要的人拿走,一点都不浪费。 听到这话,夫妻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他们二话不说,立刻加入了“捡菜大军”。 丈夫负责在地里刨土豆,妻子就在后面用袋子装,地里的土豆虽然个头不大,但表皮光滑,没有一点虫眼;散落在地上的白菜,虽然比市场上卖的小了一圈,但棵棵都包得特别紧实。 两人从上午一直忙活到下午,越干越起劲,完全忘了自己是来旅游的,一天下来,成果是惊人的。 土豆、白菜、洋葱、甘蓝……各种蔬菜装了满满一后备箱,粗略一算,足足有500斤! 这件事被发到网上后,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很多人都表示太羡慕了,纷纷调侃说:“下次去内蒙旅游,一定要开一辆皮卡去,说不定能拉一车菜走绿色通道回来,连过路费都省了。” 还有人说:“这下可赚大了,一个冬天的菜钱都省了,算下来比出来玩的油钱还多呢!”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这么多看起来好好的菜,农户就舍得扔掉呢?一位了解当地情况的网友解释说,这在内蒙是很常见的情况。 当地土地辽阔,种植规模大,收菜的时候主要看品相,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个头不均匀的,收购商根本就不要。 菜农自己也处理不完,所以就只能留在地里。比如我们平时在菜市场买的黄瓜,都是笔直好看的,那些弯弯绕绕的其实都被淘汰掉了。 这番解释让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原因,大家在羡慕这对夫妻的同时,也纷纷为内蒙农户的淳朴和慷慨点赞。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上次去内蒙古,在老乡家借宿,那位大妈半夜还特地起来给我煮奶茶,走的时候硬是往我手里塞了一大袋奶豆腐,那份热情和实在,真的不是装出来的。” 另一位网友也跟着留言:“太真实了!我去年去也捡过菜,农户大哥不但不拦着,还怕我们捡得少,主动又给我们装了一袋子风干肉,那份豪爽劲儿,我到现在都记得。” 这些评论看下来,让人心里暖暖的,这对夫妻捡到的不仅仅是500斤蔬菜,更是内蒙古人民那份沉甸甸、不掺任何虚假的乡土人情。 在这里,土地广袤,人心也同样宽广,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骨子里就带着对土地的敬畏和对粮食的珍惜,在他们看来,食物烂在地里是最大的可惜,能被人利用,就是它最好的归宿。 这趟原本为了欣赏风景的旅行,最终变成了一场深入田间地头的“劳动体验”,夫妻俩可能错过了几处预定的景点,但他们收获的,却是比任何风景都更加珍贵的东西。 他们带回家的,不只是一车能填饱肚子的蔬菜,更是一段充满了人情味和泥土芬芳的温暖回忆,说到底,这件事之所以能打动这么多人,不仅仅是因为“捡了500斤菜”这个结果,更是因为它展现了一种和谐、淳朴的人际关系。 农户不愿浪费,游客得了实惠,双方都心满意足,这才是真正的双赢,这趟旅行,省下的菜钱是小,收获的感动是大。 毕竟,草原的秋色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但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与善意,却能长久地留在心里,成为一生难忘的记忆。 信源:美丽浙江2025-10-19——河北一对夫妻自驾到内蒙捡蔬菜一天捡了约500斤 ,当事人:都是农户不要的冬不用买菜了
河北一对夫妻去内蒙古玩,发现路边地里有很多蔬菜、土豆,竟然直接跑地里捡,农户发现
鸿鹄浮歌
2025-10-20 11:40: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