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恼羞成怒,当着全球的面威胁中方谈判代表,一句话让美媒都目瞪口呆 我方本月实

真实安德烈 2025-10-20 10:19:36

美方恼羞成怒,当着全球的面威胁中方谈判代表,一句话让美媒都目瞪口呆 我方本月实施的最新一轮反制组合拳让美方恼羞成怒了。美国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华盛顿举行联合记者会,期间贝森特竟然指名道姓地威胁我方谈判代表,污蔑其“认为自己是战狼,在美国进行工作访问时发表煽动性言论,已失去理性(unhinged)”。就连彭博社、CNBC等各大美媒都被贝森特如此出位的言论惊得目瞪口呆。 这一切的源头,还是中方本月刚落地的反制措施戳中了美方的软肋。 10月9日中方发布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看着只是个许可制调整,实则精准掐住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命脉,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精确制导武器的元器件都离不开中国稀土,之前他们试过找替代来源,结果成本直接飙升3倍还供不上货。 更有意思的是,这波反制是对着美方9月的操作来的,当时美方刚把数千家中国实体塞进管制清单,搞穿透式限制,本想逼中方让步,没想到反手就被稀土这张牌将了一军。 美方之所以急眼,核心是他们惯用的关税大棒早就不管用了,反而砸了自己的脚。 今年4月美方把中国商品综合税率提到34%,本以为能遏制中国出口,结果中国对美出口同比才降28%,反倒通过RCEP框架把光伏组件卖到了东南亚,上半年对东盟出口直接涨了42%。 反观美国这边,光伏安装成本因为关税涨了35%,今年新增装机容量比计划少了18GW,不少州的新能源项目都停了工,那些喊着“制造业回流”的美国企业,转头就给白宫写了几十封投诉信。 更实在的是,美国消费者每年得为这些关税多掏870亿美元,超市里的日用品、电子产品全在涨价,连马斯克都忍不住跳出来游说,说要继续倡导降低关税,毕竟特斯拉的中国供应链一旦受影响,美国工厂就得停工。 贝森特这通失态的指责,其实暴露了美方的黔驴技穷。要知道他上个月还在闭门会议上跟商界大佬说,对华关税僵局就是“贸易禁运”,根本不可持续,转头就在公开场合耍横,这种反差说白了就是演给国内保守派看的。 毕竟特朗普政府正盯着选举,一边要靠强硬表态拉选票,一边又得应付股市震荡。10月10日美方刚放话要加征100%关税,道琼斯指数当天就跌了2.3%,白宫连夜就让经济顾问出来安抚市场。这种又想威慑又怕吃亏的心态,让他们在谈判桌上越来越被动。 更关键的是,中方早就不是被动挨打的状态了。 之前美方停售芯片设计软件、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本想卡中国科技的脖子,结果中国企业反倒加速了自主研发,今年上半年国产28纳米芯片的产能就翻了一倍。 美国前贸易副代表温迪·卡特勒都承认,美方现在要拿出口管制来谈判,本身就是史无前例的让步,等于承认之前的打压没奏效。那些被美方列入清单的中国企业,反而靠着国内市场和“一带一路”订单活成了隐形冠军,这哪是关税能动摇的? 实际上一些美媒通过消息渠道挖到的信息也印证了这点,白宫已经在琢磨“冻结”对华关税措施了。 毕竟试了这么久,从34%加到扬言要100%,中方该反制的反制,该升级的产业也没停,倒是美国自己的农业、制造业先扛不住了——去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降了30%,不少农场主只能靠政府补贴过日子。 这些美媒都看明白了,接下来该是特朗普政府找台阶下的时候,总不能真把两国经贸关系逼到“全面脱钩”的地步,那美国商界第一个不答应。 说到底,贝森特那句让美媒目瞪口呆的指责,不过是强弩之末的虚张声势。 中美经贸这盘棋里,美方早就没了当初的绝对优势,关税大棒成了伤己的钝器,科技封锁逼出了中国的自主创新,连他们自己都承认“对抗的缓和可能让经贸关系重启”。 所谓的“让步时间”,本质上是美方不得不接受现实,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对话,才是唯一的出路,毕竟这个世界早就不是谁想拿捏谁就能拿捏的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