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梅德韦杰夫突然宣布了! 10月19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8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并不意味着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其他武器,俄罗斯必须做好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闭门会谈。 泽连斯基称,希望用乌克兰生产的无人机向美国换取“战斧”巡航导弹。但据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特朗普在会谈中表示,“至少目前”他不打算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这消息听着像绕口令,其实藏着不少门道。“战斧”导弹是个啥?简单说就是美国拿得出手的远程打击利器,射程能覆盖上千公里,精度还高。泽连斯基急着要,估计是想拿它炸俄后方补给线或者重要设施,给自己反攻添把火。可特朗普为啥犹豫?明面上说是“目前不考虑”,背后可能有俩小心思:一是怕刺激俄罗斯升级冲突,毕竟“战斧”打过去,俄方大概率要报复,美国不想直接卷太深;二是大选在即,特朗普得顾忌国内反战声音,尤其是那些担心援乌拖垮经济的选民。 梅德韦杰夫这时候跳出来说话,更像在敲警钟。他特意强调“不停止其他武器”,潜台词可能是:别以为不送“战斧”就能松口气,美国的毒刺、标枪、海马斯,哪样不是在战场上磨我们?俄罗斯得把各种可能性都攥紧了,别被对方的“暂时不送”麻痹了。这表态也有对外示强的意思——你有你的武器库,我有我的应对法,别想靠这点变动打乱节奏。 泽连斯基这边更憋屈。一边要跟俄军在前线耗,一边得伸手向西方要武器,现在连“用无人机换”的提议都被特朗普搁下了。乌克兰无人机确实能派上用场,可要说换“战斧”这种大杀器,估计美国也嫌麻烦——培训操作、维护保障都是成本,万一被俄军缴获,技术泄露更麻烦。说白了,泽连斯基的“交换”更像个姿态,真正能不能成,还得看美国愿不愿意为乌克兰多冒风险。 其实这事儿折射出俄乌冲突的一个常态:前线的子弹飞多高,后方的政治博弈就有多复杂。特朗普的“暂时不送”,可能是权宜之计,也可能是长期策略;梅德韦杰夫的“做好准备”,既是军事部署,也是政治表态;泽连斯基的“求援”,则是乌克兰生存压力的直接体现。咱们看客看着这些来回拉扯,得明白一个理儿:战争里的承诺和拒绝,很少是拍脑袋决定的,背后全是各方利益的算计。梅德韦杰杰夫 梅德韦杰访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2评论】【2点赞】